人人书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外国小说 >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09.像企业家一样思考

书籍名:《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作者:斯科特·亚当斯
推荐阅读:跳出你的思维陷阱txt下载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笔趣阁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顶点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快眼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09.像企业家一样思考,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沙发锁定


我是一个受过训练的催眠师,这种经历完全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催眠师可以实时地刷新人们的思想,仿佛他们就是我所说的“人肉机器”一样。如果没有目睹催眠的场面,那你很难放弃之前的浪漫想法,可能依然认为人类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灵魂。鉴于本书的目的,我不会深入讨论这一哲学问题,只是想说明一点:了解催眠师如何看待人类大脑的可操控性,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有用的。你不需要“相信催眠是真实的”就可以利用从实践中产生的思维方式。试一下我下面介绍的方法,看看它是否能给你带来满意的结果。

针对懒人和瘾君子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名为“沙发锁定”,描述的是他们无法主动离开沙发的感觉。当你处于这种状态时,你的身体应该能够离开沙发,或许你也想站起身来,但却缺乏实实在在的动力,感觉就像被困在自己懒惰的身体里。

你不必吸食大麻就能够体验到沙发锁定的感觉。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我们想要行动起来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但却无法说服自己采取行动。一个人在疲惫、没有动力、害羞、焦虑甚至抑郁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此时你的身体就像一袋沉重的土豆瘫在沙发里,而你无助的大脑却还在想着应当站起来做些什么,但不知为什么,大脑无法命令身体离开沙发。你可能知道自己需要打个电话或上一堂课来提升自己的人生抱负,但出于某种原因却没有那么做。也许你认为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也许不知道。但最终的结果是,你明明知道自己应当行动起来,改善自己的状况,但你的大脑却无法强迫你的身体去做如此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此时此刻你陷入了自己制造的思维陷阱之中。

即使没有与沙发有关的问题,你也可能在生活的主要方面感到力不从心。你是否在考虑换工作、申请研究生院、搬到更好的地方、学习新技能,或者进一步发展婚恋关系?果真如此的话,第一步你需要改变自己的不作为,设法让自己行动起来。

要想阻止任何形式的沙发锁定,其秘诀就是停止想象你需要做的所有事情,转而开始想象你无须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最不起眼的事情。如果你觉得不能说服自己站起来做一些需要做的事情,那就说服自己动一下你的小拇指,然后动一下试试。

小拇指一动,你会立即恢复对身体的控制,找回一度消失的感觉。无论你多疲惫、多沮丧、多颓废,动一下小拇指还是轻而易举的。不要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要做你能够做到的,然后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你很快就会发现,动一动小拇指之后,其他手指也很容易跟着动起来,然后你的手、手臂和身体其他部分都可以活动自如,大约10秒钟之后你就可以从沙发上站起来了。

类似的方法也适用于生活中那些重要的但无法说服自己去做的事情。首先找出可以采取的最简单的措施,然后按照这个措施去做,完成之后再继续下一个小措施。不要去考虑脑子里的整个计划,因为那会把你压垮,把你锁定在沙发上无所适从。你只需做自己能轻松完成的事情,然后就会发现接下来的事情变得水到渠成。

有时我会体验到“手机锁定”的感觉。此时,我知道应当给某人打电话,却无法强迫自己拿起电话打过去。我会不断地给自己找一个又一个的借口,安慰自己不马上打电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做你能做的事情,比如列一份待办事项表,把打电话这件事列在首位;或者你可能需要首先找到对方的电话号码,所以先着手去找电话号码,并允许自己暂停于此。在大脑处于任何一种沙发锁定状态之时,首先弄清楚自己愿意采取的、简单易行的第一个小措施,即使这个小措施只不过是动一下小拇指而已。

1988年,我决定放弃没有发展前途的公司生涯,打算转行当一名漫画家。但如何才能成为漫画家呢?从哪里开始入手呢?首先应当做什么呢?对此我一无所知。巨大的挑战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思维障碍,于是我做了我能说服自己做的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开车去了当地的美术用品商店,买回一些高质量的画笔和画纸。这是我当天开始为我的长期职业目标所做的一切。

之后,我坐下来拿着笔和纸开始信手涂鸦,主要是为了测试一下这些材料的质量,也顺便看一看自己是否喜欢这些纸笔。那就是我那天所做的一切。

我决定从那天起把闹钟拨快半小时,这样我就有时间在工作前练习画漫画、喝喝咖啡。这成了我每天早上的习惯。上述每一步措施看似都微不足道,但累加起来则效果显著。到1989年,我已经采取了足够多的小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我的想法。也正是在那一年,《呆伯特》系列漫画开始出现在全美各地的报纸上。

回首往事,我发现为了成为一名漫画家,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对每一天来说,要付出的努力都是比较容易驾驭的。生活的很多领域就是这个样子,我们不断努力,积少成多,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刚才我把你从沙发锁定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但是你不会对此有深刻认识,除非哪天你一下子记起这一章并且开始蠕动小拇指,做你需要做的事情。

局限思维的表现之一就是提前想象整个任务,让自己被吓得缩手缩脚、无所作为。与局限思维相对的,就是把庞杂的任务分解成你现在愿意去做的最小步骤,然后以此为起点,每次完成一个小任务,最终完成整个任务。

/ 学会分解式思考问题。如果你正处于沙发锁定状态,那么你可以试着动一动手指,然后以此为起点,让自己尽快行动起来。

在激励自己采取行动方面,催眠师和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有重叠之处。当企业家不知道如何从A点到达B点时,他们会朝那个方向迈出最小的一步,然后看看是否能在新的起点上再迈出一步。而将人类视为可操控实体的催眠师明白,他们必须从一些小的暗示开始,比如“你的眼皮越来越重”,这样才能逐步采取更大的行动,比如“你的胳膊很轻,能够开始漂浮了”。如果那些细小的暗示成功了,那么催眠师就会让被催眠者准备接受较大的暗示,比如改变生活方式或克服某种恐惧症。在蠕动小拇指、摆脱沙发锁定状态时,你的行为就像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一样,很快你就会意识到对你自己的小暗示会促使你采取更大的行动,而且它几乎是立即生效的。



待在自己的车道上


在我写本书的时候,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名政治家分别是成为总统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当选国会议员的酒吧女招待。他们最惊人的共同点是,他们二人没有“待在自己的车道上”,而这一点为他们创造出了奇迹。

同样,假如我“待在自己的车道上”,那你也不会读到本书,《呆伯特》连环漫画也不会问世。

我认为历史上最能体现局限思维的不明智建议是:“待在自己的车道上。”这种建议最好提供给敌人而不是朋友。如果每个人都听从这个建议,那就不会有现在的文明世界。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是由那些离开自己的车道、勇于尝试新技能的人创造、设计和建造的。他们一边前进一边创造了现在的文明世界。

我也同意不能以偏概全,有些人可能应该坚持他们最擅长的事物。但我不希望社会上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应该自始至终保持在一条车道上。根据我的经验,最明智的人生计划是尽可能多地离开你的车道(但不要冒太大的风险),取长补短,学习新技能。掌握的技能越多,你就越有价值,尽管你不一定提前知道新车道会把你带往何处。

如果你碰巧是世界上在某种特定技能方面最优秀的人之一,比如体育、音乐或科学,而你也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么你最好“待在自己的车道上”,并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但我们大多数人在任何方面都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甚至连优秀都谈不上。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我建议你经常性地离开你的车道,哪怕是冒着尴尬的风险,去学习新技能和新方法,重新认识世界。以下是我一生中尝试过但没有完全掌握的一些技能:


经济学 谈判

商业 预算与财务

管理 说服

销售 创业

心理学 市场营销

催眠 出版

编程 社交媒体

商业贷款 视频剪辑

项目管理 Photoshop软件

公共演讲 工程

设计 击鼓演奏

艺术 漫画

写作 政治学

电视制作 直播


拓宽人生道路的最好方法就是经常性地离开原有车道,这样你就能学到新技能。我倾向选择那些无论运气如何都能取得成功的项目。如果我学到了一些有用的新技能,建立了一些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学会了借助新技能看世界,那我就知道自己变得更有价值了,我的人生道路也变得更宽广了。

离开原来的车道,学会一项新技能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努力学习一项新技能,然后逐渐掌握它,这一经历可以极大地提升你的自信心,也是一种好方法,可以提醒自己能够战胜困难。我最喜欢的两句话是:


1.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2. 但是我可以搞定。


学会抓住自己人生道路之外的合理机会是你能够获得的最好的人生技能之一。我们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它。

/ 坚持你所知道的可以确保你维持现状。但是,人生在世,你要学会把握各种机会,你可以适时离开原先的“车道”,掌握一些新技能。



“我能掌控命运”


小有名气之后带来的好处之一是,我认识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认识了很多另一类人——这类人经常失败,让人感觉他们好像是故意的。如果我不得不选择一个能区分成功和失败的特征,那就是运气。

但如果我必须选择两个特征,那么另一个特征就是控制力。成功人士以及那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人,似乎都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他们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这都是一种胜利的心态。那些认为自己能控制自己处境的人会更努力地控制局势。

2013年,我的书《如何在几乎所有事情上都失败,但仍然获得巨大成功》(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出版了。到2014年,我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利用书中给出的建议从根本上改善了他们的事业、健康和个人生活。这本书教给读者如何创建简单的系统,提高成功的概率。显然,此书对尝试过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许它所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了人们的思想,由思考如何在似乎全凭运气的世界中获得成功,转变为依靠习惯的系统,由此人们可以从运气概率很低的状况发展到概率更高的情况。如果你每天都花时间做一些富有成效的事情,无论是学习有用的知识还是锻炼身体,你就会感觉自己是在掌控生活。这种控制感既能激励你,又能让你满意,可以帮助你做更多有用的事情。

在另一个极端,那些一向不成功的人往往认为他们是生活的受害者,尽管受害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不妨想一想你认识的那些干什么事情都迟到的人。他们会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吗?有时候他们会,但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迟到是因为交通堵塞,或者发生了他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现在和那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早到几分钟的人交流一下。这个群体里面的人认为,大约90%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够很好地掌控时间。成功者大都具有这种想法。

你可以问一下自己:阻碍你实现人生目标的障碍是什么?以此来确定自己属于哪个群体。你想到的第一个答案与你的个人努力有关吗?还是你马上就想到了生活给你设置的某种障碍?如果你揽下责任,认为自己对结果负全责——即使你知道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那就是富人的想法;如果你将责任归咎于超出自己直接控制范围的事情,那你可能陷入了局限思维之中,事情的结果也会体现出这一点。

现在让我直接和那些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但却“像穷人一样思考”的人谈谈。我这样称呼他们的意思是,他们认为自己不是个人生活的主导者。这些人首先要改变这种想法。如果不在第一时间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要指望其他任何事情会对其有帮助。我想几乎每个成功人士都会同意我的观点:首先要有正确的想法。其他一切都取决于此。

学习如何像富人一样思考问题的简单方法是开始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在这条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买一本或几本这类书,把它们放在家里或储存到数字设备上,有空的时候读一读。不要老想着要读书(读书听起来让人感觉很难),可以想着要买书,因为买书很简单,只要点击鼠标订购就可以了。拿到书之后,可以想着一次读一页或一章。也可以把书放在厕所里——如果你喜欢在如厕时看书。如果是电子书,可以把它存在手机上,并养成随时阅读的习惯,比如排队的时候读上一章。把整个过程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如果你喜欢在某本书中读到的内容,那就再读一遍。很多书超级有用,可以教你如何正确对待成功。

在此我抛砖引玉,推荐自己写的一本书——《如何在几乎所有事情上都失败,但仍然获得巨大成功》。举贤不避亲,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读过这本书的人反馈一致,都说此书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改进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但你不必相信本书作者在此胡乱吹嘘,只需要看一下读者评论就明白了,不过请忽略有些人的评论,因为那些人似乎对我非常不满,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我在书里东拉西扯,写了很多无关的内容。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如何把通往成功之路看作一系列的系统,而不是最终的目标。

另外一些知名作家也能让你正确思考问题,其中包括托尼·罗宾斯(Tong Robbins)、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詹姆斯·阿尔图彻(James Altucher)、塞斯·高汀(Seth Godin)和迈克·塞诺维奇(Mike Cernovich)。他们所写的任何一本书都在我的推荐之列。

/ 你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博客和播客来学习如何像富人一样思考问题。如果你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那就逐步养成这种习惯吧。



盲目自信


自信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除非你经常出错。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受到双重攻击:你错了;你是一个过于自信的、傲慢的浑蛋。这样的攻击会让人很没面子的。

作为人类,我们在所有事情上都可能会犯错,出错的次数比我们承认的要多,也比我们记得的要多。显然,你会觉得自己不像你认识的其他人那样犯错,因为其他人更容易出错。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尽管与他们相比你是如此优秀,但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你可能也存在一些盲点。

大自然非常仁慈,在赐予我们大脑的同时也附赠了一些瑕疵,让我们很容易忘记曾经发生的大多数事情——当时我们信心满满,坚信自己正确无误,但后来却发现我们大错特错。我作为人类中的一员,很高兴大自然赋予我们这种起到自我救赎作用的健忘症,能让我们忘记自己经常犯的错误。假如我们知道自己对每件事情的理解经常是错误的,那我们必然会深受打击、失去动力。假如我们失去动力,那前进的大门将比在冰暴中蚊子的喷嘴[1]关闭得更紧。

在写这一章的时候,我正在推特上与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进行辩论,他们坚信气候学家在研究全球变暖问题时忽视了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我认为人们无须成为气候专家就能知道那些以研究气候为生的人根本不会忘记那么大的一个太阳。认为他们忘记了太阳,就好比认为研究饲养宠物对健康影响的专家忘记了考虑狗一样。我确信科学家在全球变暖问题上已经考虑了与太阳有关的所有方面,但与此针锋相对的是,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坚持认为气候学家没有考虑太阳的因素。关于这一点,大家不妨想一下在任何话题上与你意见不一致的人。他们和你一样自信心爆棚,但你们两人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也许你认为我有些夸张,夸大了人们原本信心满满但同时却又错得离谱的次数。想想也是,如果人类犯下那么多的错误,那怎么会创造出我们如今的现代世界呢?

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科学的方法比人类的自信心更可靠,它允许多次失败,只要有些事情最终是正确的就可以了。大多数实验都以失败告终,许多发表的科学论文后来证明都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有瑕疵的。但在所有这些科学研究中,只要有一小部分是正确的就足够了,就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科学出现多少次错误都没有关系,只要偶尔正确一次,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就可以了。用体育运动中的话来说就是,没人在乎你没抓到多少条鱼,人们只关心你抓到多少条。(除非他们是在评判你抓鱼的效率,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资本主义制度同科学和捕鱼很相似,因为从很多方面来说,它是一种失败的自由企业制度。例如,大多数初创公司都会失败,大部分公司最终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倒闭。然而,即便濒临破产倒闭,员工们依然能拿到报酬;终将要倒闭的企业只要存在一天,供应商就能向其出售产品和服务;经济仍然可以艰难前行。只要有一小部分公司取得成功,就能拥有强大的经济活力。

你可能会认为,成功的公司都有精明的创始人,他们能够看清世界形势,而这种能力正是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因素。但现实情况是,企业家只是根据自己的学识在进行猜测,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服自己它具有事实并不支持的确定性。成功的企业家敢于冒险,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企业会摊上这样的风险。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是件好事,否则人们就不会去冒险,经济就会崩溃。

虽然犯错但却依然自信满满,是对人类境况的生动描述。不难理解人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我们之所以会不断犯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很难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而,我们又被迫不断地以各种方式预测未来,否则我们就不知道下一刻应当做什么。对于一些简单的事情,我们不会犯错,比如吃了椒盐卷饼之后,我们就会想要一杯饮料。但当涉及重要、复杂、历时较长的预测时,我们却不具备必要的特异功能,无法预知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也无法阻止自己去想象我们仿佛真的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我也不例外,你也如此。

如果你认为人类进化出了能够帮助我们生存的特征,那么我们这种非理性的自信是有道理的。我们这个世界提倡行动,反对畏缩不前,至少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尝试了十家初创公司的创业者,很有可能会将其中至少一家公司做大做强,但是什么都不尝试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一般来说,人们必须去寻找运气,运气不会主动找上门来。运气会被行动和活力所吸引,不会主动到沙发上寻找你。

盲目自信的一大缺点是,我们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基于错误认识的虚假世界。我们自以为是地相信自己能够辨别哪些新闻报道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们自以为自己知道如何雇用优秀员工;我们以为科学研究能告诉我们一些有用的东西,直到新的研究成果无法证实我们之前的想法;我们以为跟我们结婚的人会永远爱我们;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对宗教的看法是正确的,而所有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都是错误的;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可能有时候你确信自己能看到未来,至少对你投资的公司来说。但这些自信通常并不是以事实为根据的。

如果把对所有事情的盲目自信与人类经常犯错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我们最终就会陷入为自己设计的复杂的思维陷阱,从而生活在我们自己创造的现实中。在每一个人为创造的现实中,我们都会认为我们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正确的,而所有与我们意见不同的人肯定是不幸的、无知的和软弱的。有时候我们还会为他们感到难过。

大多数时候,谁对谁错并不重要。你的科学实验可能失败,或者你的婚姻可能失败,而我则可能做生意失败,也可能轻信一个又一个阴谋论。然而,尽管我俩都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们依然能够吃得下、睡得着,依然能够生儿育女。大自然似乎并不在乎我们精明与否。从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角度来说,重要的是在某些地方的某些人能够在某些时候别出错,成功地把事情做好。即使这种成功完全是得益于运气,它仍然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勇于行动,不要缩手缩脚,即使有时你心中并无把握。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世界提倡活力,甚至鼓励失败,在你失败时向你传授宝贵的经验教训,扩大你的社交网络。



局限思维的表现之一就是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一贯正确,觉得自己能够预测未来。局限思维的另一种表现是在行动之前为了培养自信心等待时间太长。生活中似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行动,要么不行动。这两种选择都很有可能失败。你会做何选择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从科学、商业管理和企业家领导艺术领域入手,找到了更好的思维方式。他们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

/ 设法在小范围内测试一下你的假设,这样就不会有人受到伤害。

诸位当中,如果有人具有我刚才提到的那些领域的背景,那你们可能会很自然地想到先进行小范围测试,然后再大规模展开。但绝大多数公众没有接受过这些学科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局限思维就是默认的方法,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其他任何方法。他们要么不顾一切地坚持一开始就大规模展开(不切实际的自信),要么什么都不做(不作为导致的失败)。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那我刚才已经帮你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只需要在决定大规模展开之前,先进行小范围测试就可以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在可行时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下次再与人争论要不要大规模进行某件事情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个想法如何才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其他做法都是局限思维的体现。


[1] 我想蚊子有喷嘴,也可能是喙,或者是鼻子。我对虫子不太了解。——原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 梦回都灵 漫步华尔街 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 驾驭周期: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 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 情感自由:让自己从消极情感中解放出来 情在南,爱在北:地产美女爱情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