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

陆:诸子百家

书籍名:《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    作者:渤海小吏
推荐阅读: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txt下载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笔趣阁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顶点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快眼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陆:诸子百家,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什么是“诸子百家”?

在战国时代,有诸多学术开门立派,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百多个没有最终发展成学派的学说,它们统称为“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极其重要与神奇的,因为世界上最牛的思想与宗教几乎都是从那个时间段喷薄出世的。

释迦牟尼、孔子、老子、毕达哥拉斯,四位大圣贤几乎在同一时间登上历史舞台。

随后,墨子和苏格拉底上场。再然后,孟子、庄子、亚里士多德接棒。东西方的诸多大牛们几乎都在这段时间开宗立派,开始了被人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顶礼膜拜。

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是伟大的三百年。这个时代,也被德国哲人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这是个很准确的形容。

更为神奇的是,这帮思想的伟大丰碑几乎都诞生在一个神奇的纬度区域——北纬三十度。

这条线几乎就是神秘的代名词。从金字塔到百慕大,还有沉没的大西洲,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更主要的是,在文化上,它贯穿四大文明古国(那三大古国并不大,但串在一块儿真挺不容易的),它诞生了最灿烂的思想与文化。

在“诸子百家”中,有四个学派大放异彩,并有三个一直穿越了千年,为华夏子孙指引着方向。它们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与墨家。

先来说儒家。

我们说过,战国开始的标志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铁器的应用使人们既能生,又能杀,资源的争夺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过去那种温文尔雅、君子谦谦的做法被抛弃了。谁的拳头大,谁的胳膊粗,谁就是爷。

周朝用封建制统领国家,有两条线。

一条是礼,一条是乐。礼,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区分出来等级;乐,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乐曲区分出来等级。

什么衣服谁能穿,什么歌谁能听,多少姑娘跳舞,碰见谁磕多少头,这都是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的。总体上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规章制度让你知道自己是什么阶级的。

到了战国时代,世风日下,礼崩了,乐也坏了。

为什么?

先举个例子,汉语为何最终成了华夏大地的通行证?

其实,汉语并不好学,只是因为它简洁好记,还能通过声调来进行区分,汉字还自带看图说话功能。汉语的象形字极大地降低了文明传播的难度。

弄一堆不接地气的规矩,指望着别人遵守,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反文明传承的。

孔老夫子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横空出世,看到这个世道坏了,要完蛋了,俯首虽然皆是杀盗淫妄,但还是有救的。

怎么救?“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传统的周礼。

他呼吁世界各地人民不要总是手拿两块钱,胸怀五百万,而是要用那两块钱买鸡蛋,等蛋孵出母鸡来,然后母鸡再给你下蛋,下完蛋再孵母鸡;不要见谁都没规矩,爱爹妈要胜过爱自己,看到领导要知道忠于他,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不然多么没文化。

总结起来,要“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是儒家的“五伦”;要牢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叫“八德”。

孔老夫子还再度精练地做了个总结——仁爱。

孔老夫子提倡儒家弟子要以救世为己任,要以仁爱为本,从爱的角度出发。例如,我们出生后三年不能免于父母的怀抱,父母对我们至少有千日的救命之恩,所以在父母过世后,我们要守孝三年(实际是二十七个月)。这种行为来自“爱”,来自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对父母的爱。

爱从何而来呢?

天性,也叫天良。

孔子认为救世最深层次的办法,是拯救人心。通过一系列的天良之爱,呼唤出人性中的善良,再通过礼乐制度加以巩固,世道就可以拯救。

不过,这个世道还能回到从前吗?

回不去了。至于为什么回不去,我们会在法家的那段进行回答。

不过,世道虽然回不去了,但儒家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我们中国读书人的祖宗,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他有句很著名的话,叫作“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句话太贴切了。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自己开创出了一座儒家学派的理论大厦,并亲自开班立说、带徒弟。

然后,他就一辈子努力教学、演说、奔走。他给学生们提供了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君子”。“君子”这个词,跨越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仍然是这个民族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

他提供了大量的处世方法,翻开《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词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我们很难想到,在一本两千多年前的书中,能有如此多直至今天也一字不易的常用话语。

整部《论语》的一万五千多字中,像刚刚这些高质量的语句,高达四百多句。

这是怎样的含金量?

更加要敲黑板的是,这四百多句金句,基本上都是给我们指引方向的。这些话语往往在你说出来时,就意味着智慧与别人对你高看一眼。

能够经受两千多年的考验,依然成为今人文明之光,你说有多伟大。

孔子不仅有蓝图,他留下的更多是工具,是教人向善、催人向学的工具,也是教给我们做人的指导思想。

你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的人缘一定会很好,你一定会是一个充满大爱的人;你行文办事“辞达而已矣”,你一定是个实干家、天才,因为你明白,言辞能够表达意思就可以了,过于华丽繁复不见得就好,大道至简,单纯的力量最容易击中人心……

由孔老夫子的终身办学最终发展出来的儒家文化,随着后世的不断传承,渐渐成为我们民族的魂魄;他说的那些智慧的做人纲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孔老夫子,中华文明绝对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你是个读书人,请感恩我们的孔老夫子,因为他是我们文明的图腾。

让人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政权的呼唤。

笔者并不完全认同儒家是靠政权才发扬光大的这个论点。例如,汉武帝后来的“独尊儒术”,是为了稳固统治,这是董仲舒提出了“天人三策”,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性突破。

笔者不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孔老夫子让各阶层人民各安其分、忠君爱父,是文化市场中自然发光的黄金,是历经千百年锤炼自我散发光芒、开枝散叶的思想。

不是儒家依靠政权,而是政权必须选择儒家。

没有儒家思想,在这片土地上,就不会有一个个那么大、那么稳固、那么连绵不绝的伟大国家。

中华文明的连绵不绝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

儒家思想对于每一个国家与政权来说,都是美妙的声音。

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世界必须只有一个统治者时,儒家教化万民的这套理论才能起大作用。

当全世界还打成一团时,这个世界的最终法则就是最强、最狠的那个会活下来。

所以,虽然整个儒家的学派拥有如此好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属于儒家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它还在等待,等待那个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孔老夫子终其一生,都在搞教育,都在积极地面对这个世界。他始终在努力着。

他的理论思想始终是,通过教育、儒家的理论与工具,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坚持与努力的有为。

延伸到了今天,中华民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上进、最努力、最勤奋的民族之一。

除儒家认为世界有救外,还认为这个世界有救的,就是墨家了。

墨家提出的观点是也是从“爱”入手的,他们叫“兼爱”。

什么是“兼爱”,就是无差别的爱。

墨家认为儒家虽然强调爱,但儒家的爱是有差别的。你爱父母是大孝子,你对隔壁吴老二怎么就不是孝子呢?墨家强调,爱应该是无差别的,你爱你爸你妈和爱隔壁吴老二是一样的。爱并无差别,人并无差别。

墨家是第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提出“平等”概念的,他的无差别思想和佛教中讲述的“众生平等”概念是一样的。但墨家最终消逝在历史尘埃中了。这是为什么呢?

墨家之所以会被时代所遗弃,被历史的大潮所淹没,在于他讲的东西是反人性的,而且缺乏基础。

无差别的爱,是反人性的。

墨家的思想虽然是伟大的,但是它缺乏能够生根于人心的理论和修炼的系统。

现在,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越来越公平与正义,其实是通过一系列催人向善的制度与法律的系统,达到激发人性中善的一面,抑制人性中恶的一面做到的。

所以,墨家虽然认为这个世道有救,但是它缺乏救的方法。和儒家与佛家相比,它就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最终被淹没于历史的黄沙中。

上边所讲的儒家与墨家,认为这世道还有救。接下来要说的这两家,则认为这世道没救了。代表学说就是道家。

道家认为,国家之所以乱,人心之所以坏,是因为人们的欲望多。这和儒家学说很像,但它和儒家不同的是,儒家强调救世与抗争,但道家直接就一甩胳膊,压根儿就不用救。这世道乱的原因就是因为世人忒能折腾,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道家的终极思想是:不折腾,无为,静静地看着事物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方式。

道家倡导“治大国如烹小鲜”,是什么意思?

不是治国就像做小龙虾一样,要加很多佐料,而是小鲜这种小鱼、小虾,不能两三秒就又铲又翻,那样小鲜就都烂了。别总折腾,要等待它慢慢地熟。

《道德经》上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明的领导,下面的人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点儿的,下面人亲近、赞誉他;再次一点儿的,下面人害怕他;最次的,下面人私下咒骂、侮辱他。

这彰显了多么高明的智慧。

道家的诸多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子孙,并同样远销海外,影响了全世界的人。

道家作为最早的保守主义学派,倡导“有政府、少作为”。

道家认为,很多事物,管得越多,管得越乱,越是满世界灭火,越是满世界狼烟。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说就是,市场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政府只需要制定好规则,并当好“裁判”就可以了,剩下的少掺和。

道家的智慧确实有非常大的适用性,但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治病的万能药。

比如说在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急时刻。

万事万物无绝对,一个方子抓一味药。道家思想在后世的运用中发现,它在王朝初年的恢复阶段具有奇效。

所谓的“盛世”那个“王朝”,往往都有道家的核心思想在里面。

总体而言,道家的思想着实伟大,拥有大智慧,是研究生学历水平。但当时战国的百姓却是小学学历水平。

听不懂、用不好,再加上“我不折腾,怎么显出我来”的思想一直在作祟,他们也知道自然地进化最美妙,但一辈子就几十年,得活出存在感!

这就导致了道家思想虽然巧妙地解决了人与天地的关系,但是并没有成为中国两千年王朝政府执政的重要旋律。

真正完成贯穿中国两千多年政治的主要旋律学派,是法家。

法家同样认为世道没救了,或者说人心没救了。

法家说礼、乐是给仁爱遮丑、装饰用的;往往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嘴上说得挺好,扭脸就忘了;老百姓照样犯罪,当官的照样贪污,当王的照样开战。

很多现实主义,尤其是阴暗面的东西,由于儒家并没有提出因果循环体系,所以拿它们没办法。

但法家有。什么办法呢?

制度与法律。设定好一系列规章制度,谁犯法就办谁!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有一点同于道家,它也提倡君主要无为。但法家的出发点却完全不同。

君主无为,让手底下的人都忙死,就显示出君主的尊贵了。

君主无为,让手底下的人摸不着脾气,就确保君主的安全了。

君主无为,让手底下的人拼了命地表态、说想法,就确保君主可以做出最明智的决定了。

所以,法家的“无为”,其实是为了让君主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法家的“无为”,是有前提的,只有权力在手、大权在握,才可以实施。换句话说,法家也是帝王之术的集大成者,只有中央集权才可“无为”。

尊贵、安全、明智,法家三位一体地为统治者提供了解决方案。

随之巩固权力的制度与法令就闪亮登场了。

制度、法令必须公开透明、赏罚分明、细致到位,立功后必赏,做错事必罚。

人太复杂多变,一个问题你今天问他和明天问他,很有可能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回答。所以,法家认为不用跟他废话,一套稳定的、公开的、赏罚执行力极强的律法就可以统御万民了。

法家的学术思想,也因为它的实用性,成为历代君王的必修课。

后世的统治者大多时候是“外儒内法”,或者少数时候“外道内法”“外佛内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没有一朝一代的统治者不将法家作为贴身小马甲穿在身上的。

秦国就是在法家大牛的商鞅手里,走向复兴之路的。

儒、墨、道、法,我们将战国四大家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提炼,具体说来,每一家都甚精甚深。如果有兴趣,朋友们可以去进行专项的研究。

每家每言,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总体上来说,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由于卖方商品种类太多,每家都声称能改变世界,这就令买方感到非常的无所适从。不知哪家最强,索性全都买来吧。

因为有如此丰厚的时代土壤,所以孔老夫子可以带着徒弟、拉着队伍搞全国巡回演讲。

墨家的弟子可以满世界地帮各个国家守城。

“诸子百家”凭借着自己的主张纵横天下、走四方。踌躇满志地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

但无论孔夫子如何提倡“克己复礼”,无论墨家如何提倡“兼爱、非攻”,整个战国时代,还是一个逐利的时代。

礼崩是必然,利益是王道。

这是美好的时代,也是丑陋的时代。

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最蓬勃的年代,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杀伐、兼并最频繁的年代。

这是“苏秦、张仪们”的美好时代。

这是“走四方”为主旋律的美好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复写 樊登讲论语:学而 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