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珊瑚梦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珊瑚梦

(二)铄骨焚心的二十八小时

书籍名:《珊瑚梦》    作者:忻延
推荐阅读:珊瑚梦txt下载 珊瑚梦笔趣阁 珊瑚梦顶点 珊瑚梦快眼 珊瑚梦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珊瑚梦》(二)铄骨焚心的二十八小时,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我跑进医院急救室,喘成一团。

大冬在我之前已经赶到了。孩子们告诉我,正在紧急抢救,心跳和呼吸均已恢复,让我不要着急,先坐下歇一歇。我哪顾上歇呀,立即跑到你的病床前。你脸上戴着高压氧罩,一只手上插着输液管,两眼紧闭,脸色铁青,头不住地左右摇摆,面部虽无丝毫表情,但我看得出你极度痛苦。我坐到你跟前,握住你的另一只手,目不转睛地看着你,心如刀绞。

还没等坐稳,工作人员便把我和两个孩子叫到了隔壁的医务室,坐到办公桌边的椅子上。桌子上放着一张“病情危重通知书”,让家属签字。我一看,上面写着:“我们会尽全力积极地给予抢救,但虽经积极抢救仍然可能无法挽救其生命……”

我一下子傻了:

心跳和呼吸不是都恢复了嘛,怎么还是“病危”呀?

医生说,心跳和呼吸虽然恢复了,但那主要是高压氧的作用,病人仍处在极度危险中。

我无话可说,但我怎能在那上面签字呀!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我又回到你的身边。只有握住你的手,心里才觉好受一点。

这时,又送进两位危重病人,医生穿梭往来,家属左右照顾,急救室内一下子变得逼仄而混乱。我和两个孩子都觉得这样的环境太不利于治疗了。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都有病人,而其它病房紧急抢救的设备还不如急救室,医院也想解决,但实在没办法。

这下不行,那只有转院了。大冬立即一方面联系120急救中心,请他们来急救车接,一方面联系中日医院急救室。120急救中心的车很快来了,但中日医院却说急救室的病床全占满了,根本无法接诊。我们立即想到了92年帮我们联系给你做手术的我的高中同学,马上给他打电话。但他的手机接不通,估计一定是换了手机。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又通过其它朋友,好不容易才了解到他的新手机号码。电话打通了,可是他人在三亚,说安贞医院心内科的主任和他很熟,但他没有那人的电话,让我们以他的名义去找。而要找,我们只知道一个名字,今晚肯定没辙,只有等到明天了。而且那么长的距离,你的病情又极度危重,唯恐在路上发生不测。左思右想,只好暂时放弃转院的想法。

急救室的医生给你拍了胸片,诊断为有肺部感染,又加输了几种液。插上尿管,让我们在尿袋满了倒掉前记下数量。

我和两个孩子分坐在你病床的两边和床尾。由于病床那头是撑高了的,你的身体过一会儿就会滑下来,为了让你能舒服一点,我们过一会儿便把你往上扶一扶。一两个小时后,你便有了500毫升的尿,我在被子里揣着你的脚,似乎柔软了许多,我的心里渐渐升起了希望。

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墙上的仪表,时时关注着你的血压、呼吸、心跳等数据的变化。时而不知何种原因屏幕上的数据突然没了,我们的心便一下子顶到嗓子眼儿,赶紧叫医生。医生来调整一下,一会儿又有了,我们则稍稍放心一点。

但第一次倒了500毫升尿以后,尿就积的慢了,很长时间过去了,还只有100毫升,我时不时揣揣你的脚,觉得也没多大变化,我的心又被揪紧了。赶紧又揣揣你的脚:嗯,好像还是比先前绵活了些,我总在想:会好的,会好的……



夜已经很深了。

孩子们说:

“爸,你趴下休息会儿吧。”

“噢。”

我埋头趴在你的床尾,把眼睛闭上了。但我看不到墙上仪表上的数字,心里放心不下,还是一会儿就睁开眼睛抬起头看看,看到那上面的数字正常,我才再趴下,闭上眼睛。一位护士看出了我的疲惫样子,关心地说:

“那面输液室现在没人了,你老去那面歇会儿吧,这里有你两个儿子就行了。”

孩子们也劝我过去歇会儿。

我过去了。那是一间白天专门供门诊病人输液的屋子,周围摆着一圈沙发椅,里面已经有两位老者在歇着了。我看了看墙上的表,已是凌晨三点二十多。我在一把椅子上半躺下,闭上眼睛。我真的太累了,但却没一点睡意,脑子里全是你的影子。躺着身上是比较舒服一点,但心里却更放心不下,只躺了十几分钟便又回到你的身边。



天终于亮了。你似乎比晚上强了一点,头不大左右摇摆了,有时还会睁一下眼睛,尽管目光呆滞而异样,但我们心里还是升起一丝希望。

八点多,医生们陆续上班了。急救室主任很重视,不仅昨晚几次亲自来过问,今天又早早亲自来诊治。我们向他讲了你的情况,他看了以后却不像我们那样乐观,说那其实是瞳孔放大,看不出丝毫意识恢复的迹象。

我们更着急了,怕白天急救室人会更多,送来的病人情况也会更复杂,既担心嘈杂,又担心交叉感染,便和他商量能否转入本院心内科病房。他说,一则心内科病房也是人满为患,很难进去,二则心内科病房对治疗心脏病是有优势,但从急救的角度看则不如急救室。不过还是答应我们,说他可以出面和心内科的人协调商量一下。



快中午了。孩子们说过去二十多个小时了,咱们总得到外面吃点儿吧,大冬想先带我出去,回来后二冬再出去。我说你们去吧,我一点也吃不下。他们说主要是怕我顶不住,他们倒好说,如果我不想到外面吃,那就回家休息一下,顺便吃点儿。我说行吧,那我先回去休息,顺便也把家收拾一下,回来后你们再出去吃点儿。

于是,我打的回家了。家里因为昨天走的急,乱成一团,我赶紧大致收拾了一下。刚躺下,大冬来电话了。说经过协调,已和医院心内科说好,转到心内科的重症病房里,但又怕转病房过程中发生不测;但不转,在急诊室里也不是办法,随时都会有危险,问我该怎么办。我说,到这时候,我还能有什么主意,主要听人家医生的吧。最后大家觉得总还是转过去可能会好一点。我说,那就转吧,我马上就到。于是,我立即下楼,又打的赶到医院。



当我赶到时,急诊室已做好了转病房的准备,我看到在转的过程中只用一个输氧袋对你供氧时,心一下子揪紧了,想到早上医生有一会儿将你的供氧方式由高压供氧转为一般管道供氧,很快就觉得不行,才又换了过来。这输氧袋与管道供氧显然又差了一截儿,怎么行呢?可又有什么办法呢?那位急诊室今天负责给你治疗的年轻医生也一直提醒说怕路上出问题。但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真是百身莫赎啊!为什么当时就没想到把咱自家家里的供氧器弄去呢?我就这样,心里忐忑不安地傻傻地跟在后面推着你快速地往心内科病房奔。而你则真的在未到病房前便停止了心跳和呼吸……

一进病房,心内科的医生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抢救。但他们明确告诉我们,完全抢救过来的希望很渺茫,最后很可能是人财两空,征求我们的意见,是继续,还是放弃。我脑际像被重锤猛击了一下,只说了句:“人没了,还要钱干什么?”便浑身颤抖地连站也站不住了……

孩子们赶忙把我扶到病房外的一张长椅上,告诉医生要不惜一切代价尽力抢救。

过了一会儿,我稍稍镇定了些,想进去看你。但医生说正在抢救,家属只能在外面坐着等。但我们哪能坐得住呢?无奈只得心神不宁地在外面徘徊。

又过了一会儿,告诉说,心跳是恢复了,但呼吸还是没有,准备用呼吸机。一架呼吸机从外面推了进去……

我已经昏昏沉沉,迷迷糊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是一小时,一天,还是一月,一年,甚或已经过了一生,才仿佛听得医生说,我们可以进去了……

你的病床被用帘子与其它病人隔开了。医生全撤走了,但机器还在工作着;仪表显示,你的心脏还在跳动,呼吸还在继续,但医生告诉我们:你的生命已渐行渐远,离那面越来越近了……

我坐在正对着你的一把椅子上,呆呆地看着你,心如刀绞,任泪水疯狂地涌流:我这究竟是在不惜一切地抢救你,还是在不顾一切地摧残你,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怎么忍心让你遭受这种罪?!我反过脸对孩子们喃喃着:“将来爸要是得了急病,你们可千万不要往医院送……”



“该准备入殓的衣裳了……”我哽咽着说。

“爸,那我和你一起回去吧。”大冬眼里噙着泪。

“你们去吧,这里我陪着妈……”二冬已经泣不成声。

父子俩走出医院。

啊,外面开始下雪了,天灰蒙蒙的,愁云惨雾,北风刮得正紧……

“爸,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看,下得多大啊……”孩子的心显然被漫天的飞雪刺痛了。

我泪眼模糊,蹒跚前行,雪花钻进衣领,冰凉冰凉,寒风刺骨,连心都在颤栗:

“这是老天设银幛素幔为你送行,还是持冰刀霜剑掳你而去……”



我们匆匆打的回到家,把来时带的衣服全部拿了出来:

这是去年我们来时大冬给你买的一套高档的秋装,你一直没舍得穿,这次来时又带来了,本来准备过年穿的……

这套是你自己亲手做的……

这是去年新买的一件高档羊毛衫……

这是……

我们含着泪,挑出你最心爱的、最好的衣裳,匆匆打包好,赶到医院,回到你的身边……

父子三人围拢在你的身旁,每分每秒都在看着你,和你一起渡过……



晚8点10分,仪表停止了显示,表明你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你的呼吸没有了,你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这一刻,我们顾不得啜泣,强忍着悲痛,为你梳妆,为你穿戴……我们要尽心尽力送你上路,我们要让你体体面面离开这个你生活了54年的熟悉世界,走进另一个你从未到过的陌生世界……你说,我们该有多牵挂你呀……

夜幕下,大地一片白色。通往太平间的路曲曲折折,鞋底踩到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踩在我们的心窝上,我们的心碎了,心油干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上海,逆爱寻欢 上海的红颜遗事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 企业家赵本山 隐蔽的总统 隐权力 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