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11)——(3)

书籍名:《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作者:艾米
推荐阅读: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txt下载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笔趣阁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顶点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快眼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11)——(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中国传统文学有“诗言志,词言情”的说法,所以在当时写诗的比写词的地位高,写诗比写词光彩。有些诗人是既写诗又写词,有志要述就写诗,有请要抒就写词。但后人生怕把诗人们的形像降低了,分析起来,总要从言情的作品中分析出“志”来,说那是诗人借美人迟暮来抒发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似乎纯粹写情就是一件丢人的事一样。 这种视写情为丢人的观念从几部著名古典小说中也能看出来,《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那是很少写情的。《聊斋志异》写情,但不敢理直气壮地写,只能鬼鬼祟祟地写,算我吃多了没事干,无聊时写来混时间的。《红楼梦》写了情,并借贾宝玉之口,将女孩儿推崇到“水做的”高度,但也就只到那个地步了,而贾宝玉对女性的推崇,并没妨碍他同时畅饮几瓢水。像《红楼梦》这样的书,在当时是被当成“淫书”的,贾宝玉这样不求功名,只顾谈情说爱的男儿,在小说里自然没有得到好下场。 中国文学中很少有专注于爱的男性形像,“围着一个女人转”,这大概是传统的中国男人最不齿的事了。男人从小就被鼓励去谋求“功名”,去“干事业”,争取“青史留名”。婚姻对他们来说,只是为了解决生理需要和传宗接代,可能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因为生理需要可以找妓女或者丫环来解决。 传统中国文学中的爱情故事大多来源于戏剧或民间传说,所描写的爱情不外乎这么几类: 1.风流才子与青楼女子的爱情 这类故事很少有善终的,往往是风流才子青楼寻欢,爱上了某位才貌双绝的青楼女子,两人情浓意浓,女方铁了心爱这位才子,不惜重金赎身,守身如玉,携带家财,要嫁这位风流才子。但这才子或碍于社会习俗的压力,或移情别恋,自是不能迎娶一个青楼女子,于是故事以青楼女子自毁告终。这个自毁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重回青楼,破罐子破摔。 2.富(皇)家女下嫁穷才子的爱情 这样的婚姻多少有一点追求的过程,有时是富(皇)家女子倒追穷才子,有时是穷才子偷追富 (皇)家女。这样的婚姻结局好不好,就看你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了。如果按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似乎也没几个好结局,但如果按当时的标准来衡量,有的还可以称得上“幸福”。 比如大家熟悉的王宝钏,出身显赫,但爱上了落魄的书生薛平贵(一说猎户薛平贵),几经波折,终于成亲,但薛平贵被派去驻守边疆,跟外来侵略者打仗打出了感情,被外来侵略者招去做了女婿。 可怜王宝钏独守寒窑十八年,终于守得云开日出,守到老公薛平贵带着个外族小三回家来了。按当时的政策,男人是可以娶几个老婆的,所以薛平贵不算违法乱纪,反倒被树成“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先进人物。王宝钏喜孜孜迎进老公和小三,还高风亮节地跟小三不分大小,均为二点五,从此两人齐心协力伺奉薛平贵,过着和谐的家庭生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如果,天亮还在一起 如果世界了无遮掩 入城式:他和她的半婚时代 萨琳娜 出轨俱乐部 三个人的天堂 三人行 三十不婚 三十不嫁 珊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