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企业家赵本山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企业家赵本山

第五章 赵本山“卖脸”(1)

书籍名:《企业家赵本山》    作者:张震阳
推荐阅读:企业家赵本山txt下载 企业家赵本山笔趣阁 企业家赵本山顶点 企业家赵本山快眼 企业家赵本山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企业家赵本山》第五章 赵本山“卖脸”(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这一章,我们重点讲述赵本山作为演艺明星的一些从商之道。与其他明星相比,赵本山一开始就显示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即便是在明星经商最常见的三板斧:“走穴”、办学和广告代言上,也比同行们更加长袖善舞。

比起其他明星,赵本山更知道“卖”他这张老脸,更知道如何把注意力转换为生产力。从一开始,赵本山在生意场上就比他的同行想得更远、更深、更通透。至少在观念上,赵本山属于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的杰出者。

一句话,即便同样是“卖脸”,赵本山也与众不同。

拒绝“走穴”,赵本山当起煤老板

最初,除了艺术门类和艺术造诣不同,赵本山和其他明星并没有太多的高下之分。随着他的走红,也陆续有节目组邀请他去各地“走穴”演小品。

“走穴”原是相声界用语,清末民初时相声演员所在表演场地被称为“穴口”,而到其他地方的穴口表演就被称为“走穴”。改革开放初期,“走穴”一词被用于演艺界人士在国家体制之外进行演出,又被称为“走学”或“私演私分”。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走穴”在演艺界是一种特有的现象,特别在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还没有以官方的身份占领市场,地方电视台娱乐节目相对匮乏的时期,组织演艺明星到各地“走穴”是条很好的获利途径,“走穴”也成为演艺明星们捞外快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演艺明星会从主办方那里获取出场费,越是大腕出场费就越高,有的大牌明星靠“走穴”每年就能挣到上百万元,这在那个年代也不是个小数目。

作为“小品王”的赵本山,其“走穴”的出场费提升得很快,从1000元涨到传闻中的10万元,这已经是那个年代的天价了。但赵本山明白,这已经到头了,想靠这个积累资金太难,也不可能一年到头天天天演啊。何况这本身就是“打擦边球”的事情,不能阳光化。

在人情世故上,赵本山比同龄人要通透许多,他很早就认识到走穴其实是杀鸡取卵。“走穴”多了,关注你的人就多了,有时候还得去迎合一些看不惯的事情,长此以往演员的本色难保,而且钱赚得太快,就无法安心创作。作为“春晚之子”的赵本山明白,走100次穴都不如在春晚上的那十几分钟表演给自己带来的效益多,至少在社会效益上是这样。

不想跟着其他人“走穴”,又想在经济上有所建树的赵本山开始琢磨着自己成立公司。1993年,他在沈阳注册成立了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

“出去旅旅游,去趟比较大的城市,铁岭。”赵本山春节晚会的一句小品台词,让铁岭由此名声大振。

现在,铁岭出去招商引资,专题片的第一句话就是——较大城市铁岭。介绍铁岭的画册名字也叫《铁岭是个较大城市》,里面还专门有一章介绍赵本山。老赵一吼天下知,胜过广告无数。

铁岭人口有300万,除了是农业大市外,还是个煤电能源城市。按当地人的说法,铁岭不光出了赵本山、潘长江、范伟,还盛产绿色农副产品,尤其盛产能源。

从铁岭走出来的赵本山在那里有着超出想象的影响力,铁岭博物馆里摆上了他的蜡像,公园、广场上立着他的雕像。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铁岭被频频提起,赵本山堪称铁岭之子。

赵本山虽然注册的是文化公司,但他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文化产业,公司虽有广告业务,但主要还是倒腾煤炭。如前所言,铁岭是个煤炭等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赵本山占据地利,做起了煤炭生意,把铁岭法库的煤卖给本溪的钢厂,赵本山管这个叫对缝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隐蔽的总统 隐权力 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