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企业家赵本山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企业家赵本山

第四章 农民本色赵本山(1)

书籍名:《企业家赵本山》    作者:张震阳
推荐阅读:企业家赵本山txt下载 企业家赵本山笔趣阁 企业家赵本山顶点 企业家赵本山快眼 企业家赵本山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企业家赵本山》第四章 农民本色赵本山(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陈鲁豫在节目《背后的故事》里采访赵本山,小沈阳和王小利两位徒弟也一并接受访问。在谈及日常生活习惯时,陈鲁豫突然问赵本山的两位徒弟:“赵本山平常有什么缺点?”

王小利想了想,说没什么缺点。赵本山摇摇头笑着说:“看来还是我自己了解自己啊。”

小沈阳接口说:“如果要说缺点,我倒是发现师傅的一个‘坏习惯’——他吃饭喜欢掉饭粒儿!”听到这一席话,全场顿时爆笑如雷。

原来,赵本山从小生活在农村,吃饭时不大讲究,而且小时候常常吃不饱,所以狼吞虎咽,常常有饭粒从饭碗里撒出来,掉在桌子上、衣服上、鞋子上。这一解释让赵本山自己也笑了起来。

因为小时候生活条件艰苦,赵本山还练就了另外一项特殊本领——估摸钞票。随便拿一沓钱,他能知道是多少张。如果有人做点手脚,抽出几张,或者多放几张,他也总能说得准确。赵本山解释说,这都是小时候出去,别人给很多零钱,数零钱练出来的。

许多人成名之后总会掩饰或避谈自己出身卑微的事实,赵本山偏不。他大大方方说自己是农民,有时还故意放大。他那种与生俱来的、大手笔的幽默感常常是生活中的佐料、润滑剂。

有人曾感慨:“其实,中国农民是最聪明的。中国人所有的智慧都在农民身上。就像那些乡村系列剧中讲述的那样——张家长、李家短的钩心斗角,那种为了一亩三分地、鸡鸭鹅狗、油盐酱醋的计较和算计,那种把浑身智慧激发起来的忙碌。农民就是淳朴善良,聪明狡黠。”也有人认为,与其揣测这是赵本山的高明之处,还不如相信人尚存天性。

崔凯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次赵本山回农村乡亲家,说他饿了。那人问他谁啊。他说‘我是赵本山啊,你们家有大酱没啊。’后来乡亲果真装了两罐大酱给他带回去,把他高兴得够戗。”

“他一找不着感觉就回农村,回莲花乡,跟老百姓坐在炕上吃点水豆腐,唠唠家常,看看他们生活的艰辛,他说这样就找到感觉了。有时候唠嗑,他说他做梦也没梦到有今天。他头脑很清醒,将人世看得很明白。有时我说,你这名起得好,有个‘本’字,没忘根本。”崔凯对赵本山的评价虽有些言过其实,但也相差不远。

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山子

有报道说赵本山在6岁那年成了孤儿,其实赵本山只是在那一年失去了母亲,而他的父亲则选择了新的生活。少年赵本山也许是为了自力更生,也许只是为了逃避学业,选择跟随盲二叔开始了民间艺人的流浪生涯。

年幼时的赵本山饱受饥饿滋味,以致有次过年吃饺子吃到撑得直不起腰来。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他学会了左右逢源,学会了如何讨人喜欢。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赵本山称自己是农民出身,差点就要饭,自然也谈不上什么野心。

虽然没有要饭,但据赵本山自己的描述,他儿时的生活和要饭相差无几。当自己没有衣服穿的时候,村里就有人给他做了两件棉衣。用赵本山的话说,他是一个在寒冷的世界里感受到了最深厚温暖的人,这样的赵本山才能温暖别人。

赵本山说自己是强活过来的人,是在别人的照顾下长大的。现在他每年回家上坟时都给乡亲们发钱。他在帮助别人时有一种心理,就像在弥补过错一样弥补自己的感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隐蔽的总统 隐权力 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