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男团女偶像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都市言情 > 男团女偶像

第115章 拍戏

书籍名:《男团女偶像》    作者:远上天山
推荐阅读:男团女偶像txt下载 男团女偶像笔趣阁 男团女偶像顶点 男团女偶像快眼 男团女偶像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男团女偶像》第115章 拍戏,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卡!”

这一幕拍完,导演张祁先鼓掌,在他的带动下,片场内也响起了阵阵掌声。

导演一喊卡,苏绿一骨碌从椅子上跳起来,脸上一派愉悦的笑容,全然不见前一刻的沉稳镇静。

“演的怎么样?”苏绿问同组的演员韦清,对方演的是电影里纪闻最忠心的狗腿子,两人对手戏不少。

韦清无声地比了个赞的手势。

演戏的好与坏,一般人是做不出太高深的评价的,说来说去无非三个字,不出戏。刚刚那一幕,苏绿扮演的纪闻连脸都没露,只说了短短一个字,但只从这一个字,就足以令观众浮想联翩了。

准确地说,苏绿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她进入角色的速度令人惊叹,最最重要的是,她只要坐在那里,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苏绿就是纪闻,货真价实的纪闻,她的气场与纪闻这个角色的气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容任何质疑。

现场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去电影院看过《双城》的,导演张祁虽然没看过,但在投资方和身边老友推荐苏绿的时候,他就特意把《大医风华》和《双城》这两部苏绿的作品翻出来看了一遍,看过之后,他也大力赞同剧组邀请苏绿的决定。

但在张祁的猜测中,苏绿入戏应该不会这么快。

虽然好的演员任何角色都能驾驭,但演员们往往也有自己擅长的类型,《大医风华》里的景初、《双城》里的许焕和纪闻明显不是一种类型的角色,反差相当大。

在殷绪剧本的设定中,纪闻是那种不动声色就能取人性命的奸佞,他的外表看上去比最正直的朝臣还要温和,但就是这么一个角色,却掌控着无数人的生杀大权,光是靠气场,他就能慑住所有人。

所以张祁相当满意。

他尤其满意苏绿的态度,拿了金兔影帝,所在的组合专辑又大卖之后,苏绿却一点也不傲气凌人,吃住都和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拍戏的时候认真,不拍戏就缩在一边认真钻研剧本。

张祁看过一次苏绿的笔记,不止剧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许多苏绿补充的有关太监的资料,她的认真程度就连编剧殷绪也吃了一惊。

苏绿就这么安安静静在《当国》剧组待了下来。

女尸案查到了颜太后头上,按理说,太后只要用权势压一压,这股妖风怎么也吹不到她头上,可惜女尸案背后似是有数道身影推波助澜,朝堂上下都知道了颜太后曾经做过的好事,民间更是议论纷纷,连三岁孩童都知晓了太后她老人家做过的好事。

在太后的命令下,纪闻负责督办此事,杨衍则代表大臣们负责这起案件。

这是《当国》剧本里杨纪二人的第一次交锋。

导演张祁颇为兴奋地挥手:“开拍!”

苏绿朝严泽的方向看了一眼,对方面色沉着,已是一副投入到剧本中的状态,从他身上,苏绿丝毫看不出那天借着酒意吐露心事的男人的影子。

严泽说要放弃,他也做到了。

这场戏里,扮演颜太后的汪曼、扮演纪闻的苏绿和扮演杨衍的严泽同时出现在镜头之中。

颜太后先出声:“天下百姓均言我以妇人之身干政,蒙蔽皇儿,市井之中也出了现世武后的谣言,纪闻,你说,本宫是武后吗?”

汪曼今年三十出头,却已在多部电影中磨练出了一身演技,她演的颜太后声势十足,锐利的眼眸直直冲着苏绿射来,嘴上说是市井谣言,可她的妆容、气势、口气,妥妥诠释了后宫干政四个大字。

纪闻和杨衍一揖到底:“太后息怒。”

硬的来过一遍了,颜太后又开始来软的,只见她双眸垂泪,大声痛呼:“先皇啊,你才去了多久,就有人欺侮我们孤儿寡母,我这些年为了秦家天下殚精竭虑,又骂我外戚干政,又骂我残害忠良,现在连杀人案都栽到我头上来了。”

刚刚还是不怒自威的太后,撒起泼来又像是市井妇人,众所周知,这位颜太后庶女出身,文化水平确实不高,能混到现在这个位置,纯粹靠的是运气和心狠手辣。

“纪闻,你负责督办此案。”

在太后面前,恶人纪闻低垂着头,就像一只温顺的羊羔。

“奴才遵旨,不过太后,御史周照上书参奴才办事不力,不知……”

杨衍连忙出列,两个死对头颇有默契地看了对方一眼,视线随即分离。

杨衍道:“周照上书乃是要查清旧案,此人一片忠心向天子,纪公公何必过于苛责?”

纪闻并未应对他这句话,嘴角却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杨衍面色不变,心里却在盘算着纪闻笑意背后隐藏的意味。

果然,颜太后问了,周照是哪个,杨衍答,周照是御史,专职工作就是弹劾人。

颜太后听后却勃然大怒,原来这个周照不久前刚称赞过一部戏,这部戏讲的是大明宫姐妹争欢,最后反目成仇的故事。

影射当朝太后,那还得了,可怜的周御史,他称赞的戏明明是女尸案之前在戏班子里演的,却被纪闻不动声色之间干掉了。

要知道,周照是杨衍身后的人,杨衍身为首辅,却连一个小小的御史都护不住。

回去的路上,纪闻与杨衍相遇了。

一个称纪公公,一个称杨阁老,彼此之间态度和气,宛如多年老友,阳光打在两人脸上,杨衍后退,纪闻看着他的背影,平静的脸上忽然出现了一丝波澜。

又一声卡,这一幕戏到此结束。

纪闻胜了杨衍一局,周照的死引得朝堂上下对纪闻避之唯恐不及,杨衍却已经开始了他的蛰伏。

年轻的纪闻和苍老的杨衍,他们均是权力战中的天才,纪闻手下积累了累累白骨,随着女尸案愈发鲜明的证据指向了颜太后,纪闻却顺势打倒了颜太后。

朝堂众人原本以为,颜太后是纪闻的后盾,只要打倒了颜太后,纪闻的势力自然不攻自破。

但直到此刻朝臣们才发现,颜太后压根不是纪闻的控制者,颜太后被打倒之后,纪闻的声势反而愈发惊人,行事也愈发血腥。

杨衍依然在蛰伏。

纪闻却已经被权欲迷着了眼睛,他肆无忌惮地安插着官位,视皇帝与朝臣于无物。

某位血性的大臣上书控诉纪闻十大罪状,然而奏折尚未到达天子手中,大臣就在自己家里见到了纪闻。

大名鼎鼎的纪大人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手中的指环,一句话未说,却已让这位血性十足的大臣冷汗涔涔。

他敢于上书辱骂纪闻,却不敢与纪闻面对面。

苏绿对纪闻的驾驭,主要在朝堂、私下和面对太后天子所展示出的不同形象上,他的冷酷、残忍或温顺的姿态,在镜头前被无限放大,正也因为如此,纪闻这个角色才更立体。

正是因为苏绿可以完美驾驭不同角度的纪闻,才让片场的诸位工作人员震撼。

因为苏绿的年轻,即使她已经拿过金兔奖影帝,却还是不免让人对她的能力产生质疑,尤其是纪闻这样的角色,但看到苏绿表演的成果之后,《当国》剧组众人彻底消除了对她的偏见。

苏绿和严泽的对手戏,更是让一众工作人员大呼过瘾。

在《当国》剧本里,杨衍是内敛隐忍的,但即使处处忍让,杨衍所展现出的正义之光依然令人震撼。

至于纪闻,不管他平日表现得多么温和,然而他自身所带的气场已经让旁观者知晓——他是一个坏人。

两人的碰撞,犹如火与冰,光与黑,看似弱小的并不弱小,看似强大的也并不强大。

纵然感情上无法契合,苏绿与严泽在拍戏时候的默契堪称顶级,两人均是天赋出众、实力惊人的演员,即使是眼神的对视,也仿佛有刀光剑影闪过。

苏绿进,严泽退,苏绿退,严泽进,两人合作的镜头基本不用重拍,全部都是一遍过。

在剧组里待了近四个月,终于到了苏绿的最后一场戏。

这部《当国》按一般的节奏,拍摄周期应该超过半年,但张祁显然低估了苏绿和严泽在《双城》中培养的默契,两人的利落也为《当国》剧组节省了成本。

最后一场戏里,一代权阉纪闻被投入监牢,等待他的,必然是死的命运。

牢头唾弃他,却又害怕纪闻复起,毕竟在街头巷尾的传闻中,纪闻是个生食人肉的魔鬼,谁家的孩子哭闹,只要喊出纪闻的名头,保准不哭不闹乖顺一百倍。

这样的纪闻应该是不会死的。

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老朋友杨衍来看他。

打败了纪闻之后,杨衍已是朝堂上炙手可热的大臣,曾经威风赫赫的纪闻却成了阶下囚。

但杨衍来的时候,纪闻却安安静静坐在监牢里,丝毫不见慌乱,看到杨衍也只是微微抬起眼眸。

两人都没有说话。

半晌,杨衍才历数纪闻的几大罪状,让他早些认罪。

纪闻终于抬起了头,露出一个笑容。

这个笑容让擅长隐忍的杨衍也不禁怔愣了片刻,以他对纪闻的了解,纪闻这种姿态,必然还有后手。

纪闻说:“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这句话牛头不对马嘴,放在这里分外古怪,然而,殷绪剧本的一开始讲述了一桩朝堂人尽皆知的事情。

十年前,首辅章光源遭继任者攻讦,被赶下台,对他的继任者说了这么一句话。

一语成谶,不久之后,继任者同样遭遇党争,黯然下台。

而现在,杨衍是大权在握的首辅,他大权在握,宛如烈火烹油,看似一片繁花似锦,但谁又能保证这一片繁花背后正有一团阴影聚集着,想把他赶下台呢?

最重要的是,纪闻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不会说无用的话。

离开监牢时,杨衍失魂落魄,仿佛即将遭遇死刑的是他,纪闻却面含微笑,从容地面临着死亡。

他的脑海中回忆着幼时的种种,双亲去世,自宫入宫,权倾天下,他是个摧毁者,而他也达到了这个目的。

时间缓缓流逝着。

这一幕戏已经结束了,张祁却没有喊停,整个片场鸦雀无声,镜头下,纪闻的微笑一直在持续,他的身上看不到曾经权倾天下的太监的影子,更像一个纯真的少年,恶贯满盈的少年。

“停!”

苏绿站起身,从太监纪闻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又变成了演员苏绿。

“精彩!”张祁用力鼓着掌,手掌都有些发红。

苏绿笑眯眯道:“导演你不用这样吧?”

“一条过就是功臣。”张祁拍了拍她的肩膀,“跟你说个事儿,电影的主题曲我定了《重生》,你愿意不?钱不会少你的,我主要觉得《重生》特别契合这部电影。”

苏绿微微一笑:“荣幸之至。”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完结倒计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南丞花开时 你不是炮灰 你得对我负责 你辅助超甜 你罩我吧 孽徒,我不能再生了 农家甜妻 农门福女之王妃有点辣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 查理.芒格的投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