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民国逃亡记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民国逃亡记

第306章 赴宴

书籍名:《民国逃亡记》    作者:无解
推荐阅读:民国逃亡记txt下载 民国逃亡记笔趣阁 民国逃亡记顶点 民国逃亡记快眼 民国逃亡记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民国逃亡记》第306章 赴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没几天,赵赟成为仙师的消息不胫而走,城东有几个富户人家,遣了仆人来下帖子,邀请杜氏去家中做客,赵家门口天天有陌生人转悠,他们倒也不是起了什么心思,就是要看看仙师的妻女长什么模样。
     林自在谢绝了一切邀请和访客,板起面孔,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出了家门就把大门锁上,一扭身,街上站的几撮人,都移开视线装作聊天,眼睛却不住地往她身上瞟。
     金军长严肃起来也挺唬人的,那些人即便好奇得抓心挠肝,硬是不敢上前搭讪。
     林自在去生药铺子抓了药,回来又顺路买了些菜肉。
     杜氏病倒了,她经不起这样的乍喜乍悲,赵赟离开当晚就发起了高烧,不停说着胡话。
     林自在守了她一夜,给她退烧喂水,一早起来又去请了大夫回来,大夫也知道了赵赟成仙的事情,号脉一番后,说杜氏并无大碍,只是心病难除,须得自己想开才是。
     杜氏只是掉眼泪,她心中明白,任谁也拦不住丈夫的修仙之路,只是无法说服自己立时释怀。
     林自在早知她的情况,请大夫只是走个过场,她也不多劝杜氏,这个女人还不到三十岁,许多事情别扭着想不通,也是情理之中,还是把一切交给时间吧。
     就这样,林自在自然而然地当起了家,每天买药熬药准备膳食,洗涮打扫,忙得不可开交。
     杜氏看她忙碌,打心眼里心疼,可越是着急,身体恢复就越慢。
     这天晚上,林自在当着杜氏的面,打开赵赟留下的木匣。
     这个木匣,还是当日众人走后,陶都头帮着搬到屋子里的。
     赵赟使用法术将木匣放到石桌上,看着轻飘飘无声无息,其实十分沉重,陶都头不需打开匣子,也知道这是赵赟留给这对母女的金银,他叹息一声,“阿蘅,别怪你阿爹,换了陶伯伯,也不敢保证能为妻儿舍弃长生之路。”
     陶午在一旁大声说:“我不会!”
     他只说了三个字,但林自在和陶都头都听明白他的意思是,他不会抛妻弃子独自长生。
     陶都头笑,“你小子才活几年,懂个屁啊,就说大话!”
     林自在也笑笑,小孩子的话姑且听着就是,不必反驳。
     陶午立刻被他们两个的表情激怒,愤愤地瞪了林自在一眼,气鼓鼓地一甩手走了。
     陶都头不便多待,只对林自在说:“这匣子很重,想来,你们母女一生都不必为银钱发愁了。阿蘅好生保管,切不可炫耀,免得被贼人惦记。”
     “陶伯伯放心,我会妥善收好,任谁也找不到。”
     陶都头觉得她孩子气的话好笑,又嘱咐一遍让她好好照顾杜氏,有事就去陶家找他,就告辞走了。
     此刻,杜氏看着木匣,眼圈又开始发红,赌气说:“人都走了,还管我们娘俩死活做什么?”
     林自在也不理她,掀开了木匣的盖子,露出金光灿灿摆放整齐的三十六个十两的金元宝,仔细看下面还有一层,同样是三十六个金元宝。匣子一角,还有两枚玉佩,林自在用意念探视,发现玉佩里刻着繁复的阵法,竟是比她当年制作的护身符要高明很多。
     她拿起一枚玉佩挂在杜氏腰间,手里把玩着另一枚,仔细琢磨,有些出神。
     一边杜氏看着一匣子金子,有些愣怔,按她们母女现在的生活水准,这些金子,够她们安心无虞过上四十年了。
     她忽然苦笑着说:“阿蘅,以后阿娘就不用给人掌灶赚那几个辛苦钱了,你看,你阿爹当了仙师,是多么好的事儿啊!”
     ***
     林自在谢绝一切来访,但有一个人的邀请她却是无法拒绝,那就是温阳城的城主大人。
     陶都头诚惶诚恐拿着城主大人的帖子交给林自在,有些为难地说:“阿蘅,城主大人有请,你不去可不好啊。”
     杜氏立刻紧张兮兮,“惊动了城主大人,如何是好?”以前还能拿生病托辞一下,现在病都痊愈了,怎敢拒绝城主?唉,真想再病上一病。
     林自在关心的却是,“陶伯伯,我们见了城主大人要不要下跪?”
     “呃,这个,不是见城主大人,是城主夫人和三小姐的邀请,我曾见城东沈财主的夫人见城主夫人只是行了屈膝礼。”
     林自在一听,也不难为陶都头,痛快接下了请帖。
     三日后,装扮一新的杜氏和林自在,乘坐马车来到城主府。
     城主府位于城西,在寸土寸金的温阳城,城主府邸大得惊人,两人从府邸侧门进入后,坐上两乘小轿,又走了十五分钟,才到了后院花厅。
     花厅里很是热闹,已坐了好些人,原来城主夫人还请了城中好多官吏和富户的亲眷,杜氏一见了这阵势,就有些瑟缩,林自在一皱眉,不知不觉又拿出了前世的气势,沉声说道:“来都来了,必须挺住!”
     杜氏立刻挺了挺腰身,保证说:“阿蘅放心,阿娘不会给你丢脸,一定留心给你找个好夫家。”
     林自在连忙纠正,“不是说了,我才十二岁,你不能随便给我定亲,定要我看中了才行!”
     “对对,阿娘晓得,晓得。”
     陪同的仆人听了她们的谈话,忍不住微笑,提醒道:“赵夫人,城主夫人迎出来了。”
     杜氏一抬头,又紧张起来,城主夫人居然真的亲自迎出了花厅,身后还跟着一众盛装女子。
     林自在这些日子,求着陶都头给她借了些关于大梁历史的书籍,对这个世界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凡人世界,皇权最大,小城的皇权代表就是城主,但是,这是个有着修仙者的世界,皇权之上,还有修仙宗派,所以,城主夫人出来亲迎修仙者的凡人亲眷,也不算过分。
     虽然女儿在家就分析了个中关系,但杜氏还是情不自禁加快了脚步,走到城主夫人跟前,屈膝颔首行礼,林自在跟在后面也依样行礼,城主夫人一把扶起杜氏,“赵夫人快别多礼,阿蘅小姐快快免礼!”
     一众女子乱纷纷地行礼,杜氏和林自在又连忙回礼。
     杜氏终于意识到自己身份的特殊,自在了许多,被城主夫人拉着手腕步入花厅,在城主夫人身侧的椅子上坐下,林自在则和其他年轻姑娘一样,站在各自母亲的身后。
     城主夫人四十岁的模样,雍容华贵,下巴有个小小的双下颌,笑起来一双眼睛眯眯的,丝毫没有架子。林自在才不被这些官员家属的表象迷惑,但杜氏却是真的被城主夫人的友善感动了,她之前担忧的事情统统都没有发生,没人讥讽她是弃妇,相反倒有许多夫人主动示好,称赞杜氏贤能,将女儿养得那么好。
     城主家的三小姐也主动过来,拉着林自在到花厅前大湖的水榭中喂鱼,六七个小姑娘年龄都在十岁到十四五岁之间,有的是家中嫡女,有的是庶女,一个个都温婉柔和,有人给林自在递鱼食,有人得体地赞她衣裙新颖,还有人诚意邀请她加入什么海棠诗社,总之都非常友好。
     看来这些人家为了与她们交好,都是花了些心思的。
     林自在跟这些小大人们玩不到一块去,熬了一刻钟,终于有仆人来请,说是宴席开席了。
     宴席开了九席,城主夫人和女儿坐在上首,余下每对母女为一席,分列两旁,各是四席,宾主均都跪坐在绣着金边的席子上,桌子是一种很厚重的木头...长条茶几,据说只有非常正式的场合,才有这样的席面。
     女仆鱼贯而入,流水价端上精美精致的吃食,一旁有女仆轻声介绍:这是南阳城的四鳃鲈鱼,这是南海水晶红虾,这是北极的巨熊之掌,这是西域的葡萄美酒......宴席之丰盛,让杜氏这个给人做惯了席面的厨娘连连咋舌。
     席间,有三位琴师从旁演奏,还有城主府豢养的西域舞姬出来跳舞助兴,女宾们也是觥筹交错,气氛很是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城主夫人左侧下首席位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忽然隔着中间的空地,对着杜氏举杯,“赵夫人,请了!”
     这个女子来的最晚,一直没怎么说话,众人对她却都是恭敬有加,但也没人给杜氏说过她的身份。
     杜氏微笑着端起水晶杯,也对那女子举了举,微微颔首,她见城主夫人就是这样做的。
     林自在回头问侍立一边的女仆,”那位夫人怎么称呼?“
     女仆没料她这样直接,犹豫了一秒,躬身恭敬用她们母女都能听见的声音回答:”回禀夫人小姐,那位是咱们城西胡家的六小姐胡玉容,......她的兄长,也是玉华宗的仙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党史故事1000字三篇 谁家辅助天天吐血搞战损?疯了吧 灵神 足球:拒绝国足,我入德国国家队 简短的红色故事2一3分钟 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 铁腕官途 穿成农家恶女:把全家都给养歪了 重生后我为女主鱼塘献上BE剧本 我身边的清廉故事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