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梦回都灵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侦探推理 > 梦回都灵

第4页

书籍名:《梦回都灵》    作者:东野圭吾
推荐阅读:梦回都灵txt下载 梦回都灵笔趣阁 梦回都灵顶点 梦回都灵快眼 梦回都灵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梦回都灵》第4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为什么连跳台滑雪也失利了呢?”
    “简单来说,是因为新老队员的交接没有做好。笠谷幸生虽然曾四次出战奥运会,是位伟大的选手,但换个角度考虑,可以发现,这也表明了当时日本队的窘境:除了他以外,再无别的选手有资格参赛。他出赛因斯布鲁克冬奥会时已经三十二岁,已经过了巅峰时代。也许由于在札幌冬奥会上取得了好成绩,跳台滑雪界便大意轻敌了。不过话虽如此,日本的跳台滑雪团体也并未因此而低迷不振,在接下来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八木弘和选手夺得了七十米级跳台滑雪银牌。当时,秋元正博选手也晋级到第四名,所以从总体来说,成绩还算不错,但随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大叔紧握拳头把桌子敲得咚咚直响。
    “在萨拉热窝冬奥会上,出现了后来有鸟人之称的芬兰选手马蒂·尼凯宁和民主德国的神童选手延斯·韦斯弗洛格。正如大家所料,他们二人分别拿下了九十米级、七十米级跳台滑雪的冠军。至于日本嘛……”
    说到这里,大叔突然沉默起来。
    “日本怎么啦?”我催促着他继续讲下去。
    大叔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行,想不起来了。那个时候,我们好像是在新婚不久的朋友家里一起看电视,我这个跳台滑雪迷正在为大家讲解。这一点我倒是记得。那次比赛,感觉就是马蒂·尼凯宁跟韦斯弗洛格的一对一单挑赛嘛。可日本选手的事我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了。隐约只记得第一回合结束时,日本队连获奖的可能性都没有。嗯……实在想不起来了。”
    看到大叔苦思冥想的样子,于是我取出笔记本电脑,帮他在网上查了查。日本队在萨拉热窝冬奥会上的成绩如下:
    七十米级跳台滑雪:
    长岗胜(第二十二名)松桥晓(第三十四名)岛宏大(第五十四名)八木弘和(第五十五名)
    九十米级跳台滑雪:
    八木弘和(第十九名)松桥晓(第二十名)长岗胜(第四十三名)岛宏大(第五十一名)
    “成绩好像确实如此。”大叔从背后瞅了一眼电脑屏幕说,“就连在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获得过银牌的八木弘和选手,四年后也只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另一名种子选手秋元由于卷入交通事故而谢绝出赛。这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打击。实际上,当时在日本称得上是世界级跳台滑雪运动员的,也只有秋元选手一个人而已。”
    “那是日本跳台滑雪团队的低谷时期吗?”
    “完全算不上,还有更低谷的时候呐。你去查查看在那之后举办的卡尔加里冬奥会的比赛记录。”
    我按照大叔所说去查了查卡尔加里冬奥会,查询结果如下:
    七十米级跳台滑雪:
    佐藤晃(第十一名)长岗胜(第二十五名)田尾克史(第五十一名)田中信一(第五十二名)
    九十米级跳台滑雪:
    佐藤晃(第三十三名)田中信一(第四十七名)长岗胜(第四十八名)田尾克史(第五十二名)
    我不禁“嗯——”地沉吟道。
    “确实结果不太理想啊。”
    “事实还不仅如此。其实从卡尔加里冬奥会开始,跳台滑雪团体赛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是日本的成绩是十一支参赛队伍中的第十一名,也就是倒数第一。且不论日本队跟位居第一的芬兰队成绩相差一百六十分以上,就算与位居第十的美国队相比,居然都差了三十多分,真是最丢脸的一次惨败。而且芬兰队再加上马蒂·尼凯宁所得的两个冠军就是所谓的三连冠,这样,日本队就越发显得可悲了。当时,有个名叫迈克尔·爱德华兹的英国选手也参加了本次大赛。据说这位大叔是个鞋匠,成年后才开始进行跳台滑雪运动的。他的昵称为埃迪,在大赛中很受欢迎。虽然在七十米级、九十米级的个人赛中都只拿到了最后一名,但他那滑雪时纵情飞跃的姿态却显得很有魄力。而日本队呢,仅仅因为拿不到好成绩就士气消沉,试问又有谁会去关注这样一支队伍呢?”
    “这就是所谓的雪上加霜吧。”
    “没错,所以当时我十分愤慨,心想:‘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日本跳台滑雪队一定要振作起来啊!’本想给他们打打气的。”
    “你只不过是一个以写作谋生的大叔,你能怎么给他们打气?”
    “搞写作的也可以成就大事啊。我决定写一部以跳台滑雪为主题的小说,描写一位背负着日本跳台滑雪界众望的天才选手被谋杀的故事。怎么样,很有创意吧?标题是《鸟人计划》,由新潮社出版,现在角川文库也在出版这部书,你也向熟人推荐一下啊。”
    “给其他出版社的书做宣传不太好吧?刚才的这部分很有可能被编辑给删掉哦。”
    “那也无所谓。总之我在写那本书的时候,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你听了可不要吃惊哦,我还采访过现年三十三岁的现役运动员葛西纪明呢。他曾经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荣誉,是全日本的骄傲。当时他在读高一,还告诉我,他是工藤静香的粉丝。”
    “哦,我听说过他。长野冬奥会之后,在一个关系到船木和喜[8]在世锦赛综合排名的比赛中,葛西以一个惊天大飞跃夺走了冠军,结束了船木和喜在所有项目上的全胜记录。”
    “这种事你倒是记忆犹新嘛。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也只能一笑而已。毕竟葛西选手的做法并没有违背运动员道德……”
    “长野冬奥会的团体队员中没有葛西选手吧?所以他那次才会意气用事?”
    大叔打了个响指,对于我的想法表示赞同。
    “我也觉得是这样。据我这个资深跳台滑雪迷来看,相对于葛西纪明选手本身的实力来说,他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实在不怎么样。恐怕这也反映了日本跳台滑雪界的现状。比方说,我初次见到葛西选手是在一九八八年年末,那时,在札幌举行的世锦赛上出现了一位来自瑞典的选手。后来,正是这位选手改写了整个跳台滑雪界的历史。”
    “居然有那么厉害的选手啊?”
    “他就是让·鲍克罗夫选手。此前无人能敌的马蒂·尼凯宁,在飞行距离方面怎么也赢不了他。他的特技在于飞跳过程中把滑雪板大幅横向展开,而他的绰号‘蟹钳’也是由此而来。”
    “展开滑雪板?莫非是……”
    “正是V型跳转。把滑雪板展开的话,飞行距离就会变长,这种事大部分的选手都知道。但是这样做的话,飞行得分会降低,所以基本没人这样做。而让·鲍克罗夫抱着‘即使被扣分也可以用飞行距离补救’的想法采用了V型跳转。最终变成了无敌选手尼凯宁的有力竞争对手。”
    “嗯,就没有别的选手想要模仿他的吗?”
    “全世界的跳台滑雪相关人员当然都关注过这种滑法。日本也不例外。我曾经向当时的日本队教练小野学询问过V型跳转的事。小野教练提出了两个问题。首先,采用V型跳转后飞行距离就会变长这件事的概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其次还有一点,即规则问题。选手们必须应对比赛中姿态评分标准的修改。什么时候改、怎么改,根据这些方面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由于距离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只剩三年时间了,所以选手们很难预测。”
    “最终呢?”
    “大概说来,就是交给个人去判断了。之后没过多久,由于规则的变更,即使进行V型跳转,也不会被扣分了。但话虽如此,也并不是所有利用V型跳转的选手全都能够大获全胜。因为V型跳转还没形成一套理论,并非所有选手都可以通过展开滑雪板加长飞跳距离的,也有很多选手一直以来都是通过那种典型的平行跳跃方式而取胜的。这其中就有葛西选手,他的飞跳方式非常优美,且因其艺术感享誉世界。而且他也取得过很好的成绩,所以没理由特意去改成V型跳转方式。在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的前一年,他还曾坚持说,自己会将这种典型飞跳方式持续下去。”
    “那么说,后来他还是改变了飞跳方式?”
    听我这么一问,大叔的表情顿时僵硬了不少。
    “在任何一场比赛中都是如此。在上一届奥运会上的成绩是无法作为任何根据的。对于别国选手来说,只要在正式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那么之前的成绩无论好坏都无所谓。当时,像葛西选手等擅长典型飞跳方式的滑雪运动员取得了胜利,然而暗中关注着飞跃技巧的选手们便抛开眼前的成败,一个接一个地开始转而练习V型跳转。而促成这件事的正是奥运期间的世锦赛。在此之前并没有太大成绩的选手们,凭借着V型跳转渐渐开始崭露头角。甚至可以说,想以典型的平行跳跃方式来取得获胜已经很难了。即使是葛西选手也很难应对这种状况。于是,在冬奥会即将召开之际,他也开始采用V型跳转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能够速成的,所以葛西选手最终只拿到了七十米级第三十一名、九十米级第二十六名这样的成绩。这次大赛简直可以说是宣告了V型跳转时代的到来。年仅十六岁的芬兰选手托尼·涅米宁正是凭借着V型跳转成为了九十米级的金牌得主。芬兰队既有主攻典型飞跳方式的模范选手马蒂·尼凯宁,同时也有新晋选手主攻V型跳转方式。日本队如果也能够早点采取对策的话,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吧。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日本队员都起步晚了,有人就很早开始练习V型技巧,其中的代表即原田雅彦选手。原田选手在九十米级比赛中取得第四名,使得久违领奖台的日本队再次取得名次。在原田选手的努力下,日本队在团体赛中也挺进前四名,进步不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漫步华尔街 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 驾驭周期: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 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 情感自由:让自己从消极情感中解放出来 情在南,爱在北:地产美女爱情狩猎 秋天死于冬季 娶我 娶我为妻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