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逻辑哲学研究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逻辑哲学研究

3.波普的反归纳主义

书籍名:《逻辑哲学研究》    作者:陈波
推荐阅读:逻辑哲学研究txt下载 逻辑哲学研究笔趣阁 逻辑哲学研究顶点 逻辑哲学研究快眼 逻辑哲学研究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逻辑哲学研究》3.波普的反归纳主义,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波普是著名的反归纳主义者。他把归纳理解为从单称陈述(观察或实验结果的报告)推导出全称结论(假说或理论)的过程,并认为由于归纳过程中存在着从有限到无限,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跨越,因此归纳不仅不能得必然的真理,而且不能得或然的真理。单称命题和全称命题在证实和证伪问题上存在不对称:前者既能被经验证实,又能被经验证伪;全称命题则不能被经验证实,只能被经验证伪。因此,作为归纳结论的全称命题总有可能受到反驳,是可错的。例如,当发现一只黑天鹅时,“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被证伪;在北极发现半夜的太阳时,“太阳每24小时升落一次”被推翻;“每一个生物必死”被细菌分裂繁殖而不死的新发现所否定;“面包给人营养”被法国农村发生的麦角中毒事件所否定。因此,命题的意义不在于它的可证实性,而在于它的可证伪性。“可证伪性原则”应该成为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标准。科学知识的发展不是已被经验证实的真命题或真知识的不断积累,而是一个通过不断地证伪排除错误的过程,它是按下述四段式进行的:

P1→TT→EE→P2……

这里P1表示问题,TT表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说或尝试性理论,EE表示通过批判、检验、反驳而清除错误,P2表示新的问题。关于这个图式,根据波普可做如下解释:(1)由问题到理论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归纳过程,而是猜测和反驳的过程,本质上是科学发现的心理学和科学史的研究对象。“科学:猜测和反驳”是他的一句名言。(2)TT→EE主要是一个演绎过程,即由猜测性假说推出各种结论,这有两个作用:一是把这些结论置于与其他理论的逻辑关系中,对该理论作前验评价;二是把这些结论或预言交付观察、实验或实践去做证伪性检验,对它做后验评价。(3)科学方法就是试错法,即针对问题提出尝试性猜测,并通过检验清除猜测中的错误。(4)科学的发展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与此相关,波普还持有另一个重要观点:观察渗透理论。这一套理论被叫做“批判的理性主义”。

我认为,波普对否证法的过分强调和对归纳法的彻底否定,都是不成立的,理由如下:(1)正如全称命题在证实和证伪问题上不对称一样,存在命题或特称命题在证实和证伪问题上同样不对称。例如,只要发现一个S是P,就能证实“有些S是P”为真;当涉及无穷对象时,我们却永远无法证伪它,即证明它为假,因为证伪存在命题就等价于证实作为它的矛盾命题的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在这个意义上,证实和证伪都有缺陷,都不是万能的、绝对的。(2)由于波普坚持“观察渗透理论”,这将导致接受整体主义知识观,也就是要接受下述观点:受到经验证实或证伪的是科学理论整体,不存在纯粹的观察陈述,因此当一个观察陈述与经验相符或相反时,我们就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肯定或否定该陈述,科学家们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的选择,并不是非要否定或抛弃该假说或理论不可。这也就是说,证伪与证实一样,都带有某种相对性,肯定的或绝对的证伪不存在。由此推出的结论是:归纳问题不能被否定地解决,即不能肯定归纳推理必然不能得真实的结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 现代西方伦理学史 中国的儒学统治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楚辞与原始宗教 人活动的效率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