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幻小说 >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第29页

书籍名:《《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作者:科幻世界
推荐阅读:《科幻世界》2020年12期txt下载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笔趣阁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顶点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快眼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第29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漏光灾难后的十年里,南北两极成了地球上风暴最强烈的区域。那里的天幕上配备了众多巨型抽吸装置,空气在那里源源不绝地被抽入天幕,形成了两道高达一百公里的白色龙卷风。气体进入天幕后,再经过加压处理储存,以供将来使用。另一方面,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空垂下了森林般密集的输水管,它们日夜不停地将海水送上天幕,人类像子宫里的胎儿一样,通过这些脐带贪婪地吮吸着地球母亲的血液,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不择手段。
    十年之间,我们拿走了四个地中海那么多的水,以及百分之三的大气层。与此同时,天幕上的一万个基地也经过了多次扩建,如今它们是建造于天幕内表面的一万座城市,足以容纳四十亿人口。
    问题在于:目前全世界人口约为八十亿。
    接下来的五年里,联合政府血腥镇压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数百次起义。最终,所有有能力反抗的人都被送进了警告碑旁的圆环公墓——联合政府认为他们是漏光灾难的牺牲者。
    还真是讽刺。
    剩下的人接受了只有一半幸运儿能前往金星的事实。我作为维护超级引擎所必需的专业人才,得到了一张方舟船票。
    漏光灾难后第十六年,隐形天幕启程了。
    启程那天,天幕从赤道位置断裂成两个巨大的半球。在赤道上方,整个天空缓缓向南北两侧滑开,阳光久违地洒落下来,在隐形天幕的边缘形成了两条灿烂夺目的巨大瀑布。安装于天幕赤道位置的发动机随后开动,从宇宙中看,地球腰部出现了两圈明亮的蓝色火焰。而从地面上看,赤道的天空中出现了两排互相交错、横贯整个天空的巨大火舌,仿佛魔鬼的牙齿。
    天幕南半球和天幕北半球彼此慢慢远离,它们投下的阴影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扫过整个地球。
    天幕北半球边缘经过纽约上空时,时任联合政府秘书长劳伦斯·加西亚向全世界发表了讲话。加西亚秘书长和数十名高级官员站在警告碑广场上,以天幕发动机的一线火焰为界,他们头顶的天空清晰地分成了南北两部分,两部分都呈蓝色,南方是地球大气层的自然颜色,北方则是天幕金属内表面在发动机火焰映照下的反光。
    “自漏光灾难以来,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也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艰难选择。”加西亚秘书长说,“我们深知,牺牲地球、以及一半人类是何等代价,必须有人为这样的选择承担责任。
    “因此,本届政府和政府下属机构的所有领导者、中层以上官员及其亲属一律留在地球,天幕抵达金星后,将从被迁移的一半人口中产生新一届政府。
    “为了防止地面上的人将来出于嫉妒或怨恨攻击金星上的天幕,也为了防止地面上的人恶意泄露金星位置,本届政府决定摧毁地球上一切工业设施、销毁一切技术文献,将地球的技术水平带回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工业摧毁程序启动后,本届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亦告终止。
    “前往金星的同胞们,你们是幸运的,好好地活下去吧。”
    加西亚秘书长简短的讲话就此结束。随后几天内,世界各地的工业设施均被系统、全面、彻底地爆破摧毁,各大数据库与图书馆则被付之一炬,人类自十八世纪以来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近乎荡然无存。
    留在地球上的那一半人站在废墟之中,目睹另一半人携带着梦想和希望远去。失去了现代工业巨大生产力的庇护,等待他们的将是贫困、愚昧、瘟疫、饥荒与死亡。
    大迁移在太阳的遮挡下进行。隐形天幕启程时,从格利泽581的位置看过来,地球和金星都位于太阳后面,无法看到。而我们要在金星走出太阳的阴影、转到太阳与格利泽581之间前让它消失。
    这是一次行星尺度的魔术戏法。
    天幕发动机怒吼着将两个半球先后送入转移轨道。四个月后,两半球成功分别抵达金星的南北极上空,一边自转一边朝对方下降,慢慢合拢。这个步骤又花掉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天幕赤道终于合拢的那一天,所有人都在疯狂地庆祝,庆祝我们死里逃生。至于地球上的人们——谁在乎呢?
    之后的日子里没什么值得特别叙述的事情发生。直到二十三年后,那个让我们恐惧了很久很久的消息终于抵达。
    联合政府天文台证实,行星粉碎机已经启程离开格利泽581,航向对准了太阳系。
    在联合政府向全世界公布的画面上,那个比地球还要庞大的圆环的底面冒出了一圈烈焰,长达数十万公里,推动行星粉碎机缓缓加速。
    漏光灾难发生于四十年前,世界灯信号抵达格利泽581需要二十年,行星粉碎机启程时发出的光返回太阳系也需要二十年,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象是很久以前的历史——我们目睹死神动身时,它早已在路上风雨兼程了二十年。
    
    十三 冬 眠
    
    联合政府推出了一项人体冷冻服务,时限一百八十年,可以让人跳过漫长而乏味的光阴,只要躺进冬眠舱,再醒来时就是行星粉碎机抵达地球的日子了。在天幕上维持四十亿人组成的社会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情,所以他们号召大家接受冷冻,给目前的政府减小人口压力——换句话说,他们希望我们去给未来的政府添麻烦。
    袁恪礼可能说得没错,他们或许真的只会把问题留给下一代,再下一代。
    意料之中地,这一计划应者寥寥。目前在世的人或许是最后一批能够无忧无虑地寿终正寝的人了,谁会愿意到一百八十年后去看全人类的毁灭呢?
    但我对冷冻计划倒是没什么意见。我已经是个老头子,而且生活中几乎不剩什么还能让我留恋的东西。未来的世界再差,多半也不会比现在差到哪里去。于是我报了名,躺进了一口棺材般的冬眠舱。
    联合政府派了一个年轻女孩来监督我的冷冻过程。她花了半小时才念完冬眠须知,这份须知长达一万字,大意是感谢我响应号召,如果我不幸在冬眠舱里死了,联合政府不负任何责任。
    我早已听得不耐烦。“先生,祝您在漫长岁月的另一头生活愉快。”女孩微笑着冲我挥挥手,冬眠舱盖缓缓合拢,冷气漫过我的身体时,我眼前似乎慢慢结起了霜花。霜花后面有个少女在微笑,很像当年月光下的白露。
    我醒来时,舱外的人换成了一个少年,他的长相让我感觉莫名有些眼熟。
    “前辈您好,欢迎来到二百二十年后的新世界。”少年扶我坐了起来。
    “二百二十年?不是一百八十年吗?”我轻轻活动着身体,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虚弱。
    “行星粉碎机加速到十分之一光速就用了二十年。它完成加速时,人类才刚刚看到它启程,您也就是在那时开始了冬眠。”少年耐心地解释,“行星粉碎机在路上走了两百年,进入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后,它又花了二十年来减速,直到昨天才跨过火星轨道。”
    少年搀扶着我爬出冬眠舱时,我生锈的记忆终于再度开始运转,我想起了他像谁,“你认识雷管吗?”
    “您说什么?”少年茫然地问。
    “没什么。”我笑着摇摇头,“你长得跟我从前认识的一个人有点儿相似,他当年在行星武器研究所工作。”
    “噢……您说的应该是我的高祖父。”少年想了想,恍然大悟,“他跟您生活于同一个时代,原来那个时候你们管他叫雷管啊。”
    “行星武器研究所的保密制度。”我学着雷管当年的样子耸耸肩,“没人知道他的真名。”
    “他姓科赫。”少年说,“他写过一本有关漏光灾难的亲历回忆录,我没记错的话,里面还提到了您和您的妻子。”
    我摇摇头,把有关那个夜晚的绝望记忆塞回脑海深处,“别谈这些事了。你的高祖父参与冬眠了吗?”
    “很遗憾,没有。”小科赫回答,“他选择了留在那个时代,并在那个时代离开人世。如今我也在行星武器研究所工作,负责恒星磁场以及磁场武器化方面的研究。”
    “看来,你们现在比以前坦诚多了。”我笑着说。
    “自从您冬眠之后,世界变了不少。”小科赫说,“我奉命带您前往行星武器研究所,您是天幕引擎方面的专家,我们或许会需要您的协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变革的HR:从外到内的HR新模式 120医生答120问 生命的实验室 投资核心资产 人偶的复活 满足人性 摄影美学六讲 老去的勇气 中国经济2021:开启复式时代 中国经济2020:百年一遇之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