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幻小说 >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第21页

书籍名:《《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作者:科幻世界
推荐阅读:《科幻世界》2020年12期txt下载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笔趣阁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顶点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快眼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第21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前方出现了山一样的巨大峭壁,有如远古传说中高耸入云、分开两个世界的绝境长城。向上无法看清楚它的高度,左右两侧也延伸到目力所及的最远处。孩子们兴奋起来,队形也渐渐散乱。安德烈闷头向前方冲去,松子不甘示弱地紧紧跟住。
    “集中精神!集中精神!”我大喊道,“我们比的不是速度!”
    “我看到那两条缝了!” 费尔南多兴奋地开始大叫起来。
    所有的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然后开始悄悄地调整脚步,峭壁上顶天立地的一条垂线越来越清晰。距离迅速减小,肉眼已经可以看出它是由两条相隔几步之远的平行狭缝组成,仿佛透过它们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对面的终点。
    峭壁近乎疯狂地向我们逼近过来,它压倒一切的体量感让经历过无数次这种体验的我也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选好你们想通过的那条!观察好自己的轨迹!不要犹豫!”我最后一次强调。
    孩子们调整好位置,纷纷闭上眼睛,我注意到只有那个红衣服的女孩坚定地睁大了双眼。
    “唰唰唰”,所有人都在瞬间通过了狭缝。孩子们欢呼起来,然后回转聚拢在我周围,叽叽喳喳地等待我宣读手中传感器上的成绩。
    “安德烈,75.3%。成绩一般吧,我几乎都看到你在另一个狭缝里的影子了。”
    安德烈垂头丧气地跑到一边蹲着去了,满头的金发都黯淡了下来。
    “费尔南多,84.0%;松子,82.5%;成绩都不错,看来你们对坍缩态理解得还可以,祝贺你们。”两个小家伙击掌相庆,显得很是得意。
    “迈克尔87.9%!太厉害了,这是本学期我见过的最高分!”迈克尔放声大笑,几乎要把面前的峭壁都震塌了。
    我一一报完孩子们的分数,最后一个显示出来的成绩是红衣女孩的,我看了一下就愣住了。
    “羲和,99.2%。”
    羲和?我的大脑嗡的一声轰鸣了起来,这个名字仿佛很熟悉,但越用力想却又觉得陌生。
    不过我没有太多时间去思索,我面前的这个女孩只是露出了浅浅的微笑,然而听到成绩的其他孩子们已经炸锅了。
    “老师的传感器一定是坏啦!人怎么可能坍缩到那个程度!”
    “对啊,我们人类本来就是量子态的啊,怎么可能几乎百分之百从一条缝里通过?”
    “太夸张了,难道她是从坍缩时代穿越来的?”
    我费了点儿工夫才让孩子们的情绪平静下来,开始这堂课的总结。
    “今天的课堂内容,是让大家在虚拟场景中,再次亲身体验小学量子力学最初级的内容,双缝干涉实验。大家都知道,世间万物都是量子态的,从微观角度来说,单个粒子可以以波的形态同时通过双缝,只有当被观测时才坍缩成粒子。而宏观的物质由于观测强度达不到的原因,一般来说都是量子态的。我们只能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虚拟场景里,来体验物质从量子态变成坍缩态的样子。”
    “坍缩态有什么好?一点儿都不自由!”安德烈感觉受了委屈。
    “是啊,而且速度啊位置啊竟然都是同时确定的,实在太难理解了。”松子也噘起了嘴。
    “我们干吗非要体验这么低端的状态呢?”迈克尔虽然成绩不错,但也很疑惑。
    “是这样的,同学们。有个成语叫‘忆苦思甜’你们能明白吗?”看着面前一众迷惑的小眼神,我耐心地讲解道,“很久很久以前,量子态只是微观粒子表现出来的性质。而所有宏观的物质,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那时还都是坍缩态的,又经历了久远的时间,在量子计算机‘零’的协助下,人类才进化到现在这样高级的量子态,连带着将我们的整个星系的宏观物质也都升级成量子态的了。但我们有时也需要了解一下古代人的生活状态,在虚拟世界里体验一下拥有粒子组成的身体的感觉。因此我让大家集中精神观察自己的轨迹,让自己尽可能地坍缩到一条缝中,这样才会有更真实的返古体验,也会增强对坍缩态的理解。我们这不只是一堂体育课,也是历史课和物理课,明白了吗?”
    “明白啦!”孩子们齐声说道。
    “好的,下课,大家自行断线吧。”我松了一口气。
    “古代人真落后啊。”“可不是,幸亏我们没生在那时候。”“多亏有了‘零’。”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在我面前消失了。
    只有羲和没有离开。
    “你表现得不错呀,羲和。欢迎你今后常来参加我的课程。”我对这个女孩很有好感。
    “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羲和啊!我刚苏醒不久。” 羲和的大眼睛中闪烁着失望的光,像一股高能粒子束瞬间击中了我,我感觉自己的记忆整个都跟着战栗了起来,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我们……之前见过吗?”我有点儿想要逃避,在这个人类已经以量子态自由存在于宇宙中的时代,谈论过往似乎是件没什么必要的事情。
    “你连羲和这个名字也不记得了?”小姑娘噘起了嘴。
    “羲和……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尴尬地问。
    “羲和就是古文里的太阳呀!你说过看到我就像见到太阳那样温暖。”羲和的眼神带着点儿期待。
    “太阳……太阳不是已经熄灭了吗……”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看来你真的把什么都忘了。”羲和有点儿失落,大眼睛里感觉要闪出泪花了,“那我先断线了,我会再来找你哒!”
    羲和消失了,万仞绝壁前只剩下不明所以的我孤零零地伫立着,天空中没有一点光。
    
    二、太 阳
    
    我的记忆里没有白天,也没有夜晚。
    我的记忆里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
    我甚至记不清自己已经苏醒了多久,在这个量子化的世界里,时间也变成了不容易感知的东西。没有年,没有月,没有日,也没有小时和分钟。
    只有秒这个单位还是存在的,毕竟它基于铯133原子跃迁所辐射出的电磁波的周期,这不是量子时代人们很难理解的概念。如果用秒表示,我苏醒到现在大概有5乘以10的10次方秒。我查阅网络中的资料,将它换算成古老的时间单位,大概差不多有1600年。
    量子时代开始后,意识们渐次在宇宙空间中苏醒。但第一个苏醒的并不是人类,而是伟大的量子计算机“零”,毕竟它比习惯了坍缩态的人类更能适应这个新环境。之后人类的意识们也开始渐渐醒过来,并在“零”的协助下,慢慢开始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我算是苏醒得早的那一批。
    量子化是有代价的,形态的改变对大脑中掌管记忆的海马体及大脑皮层的影响巨大,人们多多少少地都失去了量子时代之前的记忆,个别人虽然还记得一些过去的事情,但也往往支离破碎。虽然个体的记忆缺失是个遗憾,但人类储存在互联网上的知识和文明体系却都被“零”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所以这些个人的损失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毕竟在“零”的安排下,我们仍有无尽的美好未来可以期待,过去的一切就让它过去吧。
    人类在空间中飘浮,用量子通信取得联系,用引力去感知彼此的存在。我们不处于任何一个特定位置,但我们又无处不在,像一片云雾般分布在一个巨型引力场之中。除了已经醒来的这部分人以外,还有一部分人的意识弥散在空间之中,等待着在某一次量子涨落中苏醒,羲和就是刚刚苏醒的一个。
    然而人类的生活也不是一直无忧无虑。量子时代每一个人类个体活动的范围都遍及星际空间各处,消耗的能量巨大,然而“零”所能调度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只能是固定的额度。当一个人额度耗尽之后中,就只好在虚空中陷入休眠,等待着再次苏醒的机会。目前还没有休眠的意识大多都是孩子,毕竟他们能耗更低,而且在量子世界里也不会长大。
    但我不需要休眠,我有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可以持续地得到能量额度的分配。进入量子时代后,我发现自己很擅长空间模型的建构,因此也幸运地得到了“零”赋予的一个职位。利用“零”提供的模型框架,我搭建出一个个不同的虚拟现实场景,在不同的场景里面向孩子们教授不同的知识。孩子们管我这样的人叫作老师,一个古老的称呼。“零”觉得我这种工作有助于增强孩子们对世界的理解,保持人类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一直清醒地活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变革的HR:从外到内的HR新模式 120医生答120问 生命的实验室 投资核心资产 人偶的复活 满足人性 摄影美学六讲 老去的勇气 中国经济2021:开启复式时代 中国经济2020:百年一遇之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