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锦绣农女种田忙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10733章

书籍名:《锦绣农女种田忙》    作者:巅峰小雨
推荐阅读:锦绣农女种田忙txt下载 锦绣农女种田忙笔趣阁 锦绣农女种田忙顶点 锦绣农女种田忙快眼 锦绣农女种田忙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第10733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像他们两个这样,还有救命的恩情在里头,彼此也是知根知底的,在一块儿过日子还是很不错的,能过到一块儿去!”
     骆铁匠和王翠莲俩小声谈论着这桩婚事,彼此都感觉非常的不错。
     杨若晴却好一阵没出声了。
     王翠莲察觉到这一点,于是扭头问杨若晴:“晴儿,你咋不吭声呢?”
     杨若晴说:“我在想,李家为啥迟迟不来捅破窗户纸?真的是因为忐忑?怕四房还记着上回的仇,回故意拿捏不答应吗?”
     “我感觉应该不是这样的。”她自问自答。
     站在男人的立场,男人这种生物,如果真的中意某个女人,想要把她娶回家,那他会死缠烂打,不会轻言放弃。
     轻言放弃的喜欢,都不是真正的喜欢,或许只是一时的荷尔蒙上头。
     那种想要娶一个女人,让她来为自己繁衍后代,这种执念是镌刻在男人基因里的。
     是一种占有。
     “我猜想啊,李家应该是这段时日农忙,抽不出空。”王翠莲分析。
     “你大妈说的在理,”骆铁匠也道,“总不能庄稼活不干,专门谈婚论嫁啊?再说了,说媒,求亲,这不得花钱呐?”
     “只有先忙活完了,等秋收有了收成,才有底气谋划嫁娶这块!”
     ……
     第二天一大早,杨若晴就给杨永进那边捎信出去了。
     同时,还给县城的大宝和蒋桂玲那边也捎了信。
     至于远在庆安郡的杨华洲那边,杨若晴并没有捎信过去。
     因为杨华洲和鲍素云到时候带着孙女回村来做中元节,他们不是径直到村子里的,他们会先经过望海县城的时候去大宝和蒋桂玲那边落个脚。
     一家人先碰个头,然后再接上住在县城的绵绵,一家人再齐齐整整的一起结伴回村来过节。
     所以只要让大宝和蒋桂玲知情了,那么杨华洲那边也就知晓了。
     在距离捎信过去的第三天,也就是中元节前的一天,杨华洲,鲍素云带着孙女,绵绵带着小外孙,大宝,以及身怀六甲快要临盆的蒋桂玲……
     五房所有人,大大小小,一个不缺的回了长坪村。
     跟他们一块儿回来的,除了杨永进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小安!
     “小安?你咋也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今年中元节又没空回来呢!”
     杨若晴看到自己的胞弟,很是高兴。
     小安说:“姐你这话说的,往些年忙也是真忙,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咱爹娘在家里料理一切,所以我有时候就偷个懒。”
     “今年不一样,爹娘去了京城,咱三房总不能都没个男丁去烧香祭祖吧?那样对祖宗太不敬了!”
     杨若晴倒真没想到胞弟能说出这番有担当的话来。
     这可真是完完全全长大了啊!
     “原本我是想着我去代为烧香的,既然你大老远回来了,那正好,你去,你去祖宗看到了更高兴!”
     而且,远在京城的爹娘如果知道了,也会更加欣慰,会感叹小安是真正的成长成有责任感的男子汉了,能独当一面,能挑大梁呢!
     ……
     杨若晴让王翠莲把钥匙送去五房。
     这段时日,都是杨若晴和王翠莲在照料五房,尤其这波,五房回来的前两天,婆媳俩把五房厢房里那些凉席都搬出来擦洗了,小被子也抱到日头底下暴晒。
     屋里的桌椅茶碗什么的,也都拾掇得干净整洁,开门开窗,通风透气。
     所以五房全员回来,几乎就是拎包入住了。
     王翠莲去送钥匙,团团和圆圆两个孩子也闹着跟着过去五房找姐姐玩了。
     家里这边,杨若晴对小安说:“虽然隔壁院子也是收拾整齐,但我不晓得你今天要回来,所以你那屋的凉席没擦,薄被也还没晒。”
     “这几天你吃住就在姐家,省得回去麻烦。”
     小安却道:“姐,吃饭我就来你这蹭,睡觉我还是回去睡吧!”
     “凉席待会我随便擦一把就行,这会子日头猛烈,我把薄被子搭墙上过一两个时辰的日头就差不多了,晒多了夜里盖的还热呢!”
     既然小安一心要坚持,杨若晴也不拦着。
     “我去给你拾掇,你坐会,歇息歇息,这是刚切的西瓜,你先吃着!”
     “姐,我不累,我陪你一块儿过去。”
     小安随手拿了一块西瓜在手里,像小时候那样,充当杨若晴的小尾巴跟在她后面回了隔壁三房院子里。
     看着空旷的家里前后院,想到往常回来爹娘忙前忙后的身影,小安心里涌上一层失落。
     “还别说,从前不咋觉得,这会子突然觉着爹娘不在家,家都不像家了。”
     听到小安的话,正蹲在水井边擦洗凉席的杨若晴笑了笑:“有句话咋说的来着?有爹娘的地方,才是家。”
     “爹娘在,人生尚有来处,爹娘无,人生只剩归途。”
     “就算我是你姐,你回来了完全可以在我这里吃住全包,可姐是姐,爹娘是爹娘,那种感觉还是会有一些差异的,对吧?”
     小安没说对,也没说不对,只是啃着西瓜,不时朝杨若晴这咧着嘴嘿嘿笑两声。
     在他心中,其实,长姐的感觉跟自己亲娘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这话,他不说,他怕说出来姐姐会觉得自己是在说她年纪大了,怕姐姐误会,多想。
     因为姐姐虽然已经三十二岁,但姐姐保养得极好,看起来顶多二十五六的样子,一点儿都不显老。
     杨若晴也没有继续在这种伤离愁的话题上多聊。
     人生嘛,就像公交车,到站了总会有人先下车。
     总在这一路跟亲人朋友陪伴的过程,而不是去提前预支终端的分别痛苦。
     珍惜当下,当下就是岁月静好,家人无恙,山河安定……
     “小安,你咋没把莲儿和牛牛带回来瞧瞧?”
     “牛牛现在长好大了吧?应该会走路,会说话了?”
     “莲儿身体还好吧?”
     “还有你老丈人和岳母,身体都还康健吧?”
     问起妻儿那边的事情,先前那先淡淡的失落感觉在小安的心里一扫而空。
     他边吃西瓜,边乐呵呵的跟杨若晴这说起了妻儿那边的近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狐狸 婚约(巴尔扎克) 简·爱 教师 老福赛特的印第安之夏 老姑娘 莉齐·利 吝啬鬼 欧仁妮·葛朗台 平凡人和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