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锦绣农女种田忙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447章 共享天伦

书籍名:《锦绣农女种田忙》    作者:巅峰小雨
推荐阅读:锦绣农女种田忙txt下载 锦绣农女种田忙笔趣阁 锦绣农女种田忙顶点 锦绣农女种田忙快眼 锦绣农女种田忙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第9447章 共享天伦,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搁在以往,闺女携着女婿和外孙女回来走动,孙氏恨不得留完晌午饭再继续留夜饭。
     甚至,闺女和外孙女们留下来住两宿才最好,母女之间也能有更多的机会说说贴心话。
     然而这一回,吃完晌午饭,孙氏竟然盼着小朵他们赶紧回去。
     而显然,以往小朵回娘家,也喜欢跟孙氏这腻腻歪歪,借着帮忙烧饭和刷锅洗碗的机会,再跟孙氏,跟杨若晴这好好的拉拉家常。
     但惊愕不一样了,小朵吃完晌午饭就急着带二闺女回去。
     甚至连刷锅洗碗的心情都没有了,“姐,你能不能……”
     “放心,锅碗包我身上,你赶紧带着孩子们回去共享天伦吧!”
     杨若晴猜到小朵想说什么,对她笑着抢先开口。
     小朵俏皮一笑,抱着小闺女,招呼着灵灵和娇娇,喊了项胜男赶车,在杨华忠孙氏他们的簇拥下欢欢喜喜上了停了门口的马车,回草场去了。
     等到他们的马车离开了视线,孙氏有种虚脱的感觉。
     其他人也都默契的没有讨论这个话题,纷纷散去。
     谭氏则推着老杨头的轮椅,老两口一块儿往村子方向去了。
     于是家里,就只剩下杨华忠,孙氏,以及杨若晴。
     “晴儿啊,这个孩子挑的好啊,跟朵儿,跟老项家,也跟咱家有缘分啊,你看那小模样儿,跟娇娇长得可真像,就像真正的亲姐妹!”
     堂屋里,杨华忠抽了一口旱烟,暗暗点头。
     孙氏坐在一旁抹了把脑门上的冷汗,说:“我看到那娃第一眼,就有种感觉,就好像是我那个可怜的小外孙女又回来了,像,太像了!”
     杨若晴听到双亲这番议论,脸上故作平静,心里却是掀起了波涛啊。
     这孩子,当然跟娇娇长的像啊,同父异母的姐妹,身上流淌着一样的血液。
     但是这件事杨若晴却不能告诉孙氏和杨华忠,告诉了,他们心里就又多了个秘密。
     到时候面对小朵,夫妇俩又不知道该咋样相处了。
     所以杨若晴会选择继续瞒着他们,除了极少数的几个知情人除外。
     “爹,娘,既然咱都觉得像,那咱就就当做是那个孩子又以这种方式转世重生回了咱身边。”
     这句话,杨若晴也不仅仅是说来安抚爹娘的。
     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这世上很多事情很玄乎的,冥冥中很多东西都有安排。
     以某种方式离开,又会以某种方式回来,说不清道不明。
     所以,既然来了,那就是缘分,就是一家人,不管是怎么来的,接受就好。
     “只要朵儿感觉幸福,快乐,满足,咱也就放心了。”
     最后,杨若晴用这句话来做了个总结。
     而杨华忠和孙氏也都赞同这种说法,杨华忠甚至还说:“往后,咱都不提了,就当之前的事儿全没发生过,这孩子,就是咱嫡亲的外孙女,跟娇娇一样,没有差别。”
     孙氏连连点头:“对对,是咱的亲外孙女,一样的疼爱。”
     杨若晴看着自家爹娘,心里真的真的再一次感叹他们的善良。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小朵原本就不是他们夫妇亲生的,本身就是杨若晴从外面捡回来的小可怜。
     杨华忠和孙氏夫妇把小朵当做亲闺女来养大,置办了丰厚的嫁妆送她出嫁,甭管是啥事儿,娘家这边都是亲力亲为,扑在里面为她着想。
     长坪村的人背后都在说,就算是亲生的闺女,娘家爹妈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个份上。
     这养女竟然能做到这样,杨华忠和孙氏夫妇真的是天生的善良人,小朵也有福气。
     但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因为家里条件好,若是换了条件差的人家。
     亲生闺女都拿去卖钱,或者给家里的哥哥弟弟换亲了,怎么可能这样!
     所以啊,这世上就算是善良,想做善事,也是需要一定的金钱打底的!
     没有钱,你啥都做不了,你屁都不是!
     “那啥,晴儿爹啊,既然孩子已经接回来了,那咱一切就都得照着原本的规矩来。”孙氏想起什么,又探头过来跟杨华忠这一本正经的合计。
     “孩子的出生礼,洗九朝的礼,还有满月的,咱都没有给孩子办呢!”孙氏又说。
     杨华忠拔下嘴里的旱烟杆子,笑呵呵说:“这简单,等过完中秋,吃完小黑的喜酒,估计朵儿那边会给孩子般百日酒席。”
     “到时候,咱把前面那些欠缺的,一口气补上!”
     孙氏抚掌:“好,好!”
     接着,她又扭头对杨若晴这说:“晴儿,回头你带我去一趟镇上吧,我要去扯最好的布料子,请裁缝师傅来家里专门给小外孙女做新衣裳。”
     对于孙氏的这个提议,杨若晴莞尔一笑。
     “娘,用不着去镇上扯布料,那边库房里还有好急匹呢,都是团团圆圆出生的时候大家送的,都还没来得及做成衣裳。”
     “可是,那是给团团圆圆的啊,咋能用他们的呢?”孙氏说,把头摇的跟什么似的。
     杨若晴说:“团团圆圆的布料里,有好几匹是我婆婆,还有棠伢子捎回来的,那布料适合冬天做衣裳穿,咱拿来用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就算去镇上,镇上的衣料铺子里最好的布料,都没我那库房里的好啊!”
     她这么一说,孙氏也确实动心了。
     杨华忠说:“那你就听闺女的安排,先从她那里拿布料来把新衣裳先支棱起来吧!”
     孙氏微笑着点头:“好,那回头我就去请裁缝来家里。”
     既然请了裁缝来家里,那肯定就不止给小外孙女一人做,其他的外孙外孙女们,还有家里其他人,都得做新衣裳。
     如今已经深秋了,天气说冷就冷,这一季的新棉花刚刚从地里采摘回来,正好可以做新棉衣,新被子。
     杨若晴问孙氏:“要不要我去镇上找个绣娘回来做?”
     孙氏摇头:“不用不用,回头我去李家村请个老裁缝过来,人做小孩子衣裳很有经验的。”
     杨若晴知道孙氏说的是李家村的那个老裁缝,那个老裁缝的手艺十里八村都有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狐狸 婚约(巴尔扎克) 简·爱 教师 老福赛特的印第安之夏 老姑娘 莉齐·利 吝啬鬼 欧仁妮·葛朗台 平凡人和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