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锦绣农女种田忙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379章 懒得跟她一般见识

书籍名:《锦绣农女种田忙》    作者:巅峰小雨
推荐阅读:锦绣农女种田忙txt下载 锦绣农女种田忙笔趣阁 锦绣农女种田忙顶点 锦绣农女种田忙快眼 锦绣农女种田忙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第9379章 懒得跟她一般见识,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王翠莲和孙氏做梦都没有想到,骆宝宝竟然还让杨若晴给她们捎带了这么难得的鸡枞菌和松茸菌。
     “宝宝特地叮嘱我,说这些东西分量有限,让我一锅煮了,把你们都叫到一块儿来吃。”
     杨若晴将骆宝宝的原话,一字不落的告诉给了王翠莲和孙氏。
     王翠莲和孙氏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满满的欣慰和愉悦。
     “咱宝宝真的懂事了,有啥好东西都不忘咱。”孙氏说。
     王翠莲点头,“孩子懂事,嘴上虽不咋说,但心里啥都有。”
     杨若晴又提议:“我去擦把脸换身衣裳,待会晌午我来烧饭,娘,你叫上我爹,还有爷,对了,还有我嘎公,大家都过来吃饭。”
     孙氏欣然点头,并说:“你嘎公那边就不叫了,他今个晌午应该还是去你二哥二嫂家吃饭。”
     杨若晴一愣,这才想起绣绣昨日回门,今个应该还会在娘家住一天,然后明日上昼李伟再过来接。
     这是这一带很久以前就形成的习俗,新婚闺女回门,娘家爹娘会留她小住两日。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其一,缓解亲人间的思念之苦,好让娘家母女姐妹聚一聚,交流交流新婚后的生活和感受。
     其二,因为新婚夜是要行夫妻之礼的,所以身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有局部小范围的损伤。
     加之新婚小夫妻血气方刚,某些事情初尝滋味,总怕控制不住频率。
     于是回娘家被留下小住几日,让小两口短暂的分开两日,也有助于伤口的恢复,好为接下来的和谐家庭生活打好基础。
     但这些理由都是不可说出口的,懂的都懂,大家默契的照做就行了。
     “那行吧,嘎公那边就暂时不叫了,大妈,娘,你们带团团圆圆玩一会儿,去后院换衣裳。”
     杨若晴麻利的换下了昨天进山的那套衣裳,并顺手洗了在后院晾晒起来。
     不经意间抬起头,看向远处那似乎要与天连接在一起,仿佛没个尽头的眠牛山,杨若晴忍不住想起了深山中的某处隐蔽小山村里,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丧礼……
     忍不住还是轻叹了口气。
     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女将军,许是前世欠了项胜男的债吧,这辈子为了给项胜男生个孩子,把自己的性命都给搭进去了。
     真是个傻女人。
     晾晒完衣裳,杨若晴偷偷去前院堂屋看了一眼。
     发现郑小琴也抱着她闺女姜澜过来玩耍了,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玩具,玩得是不亦乐乎。
     几个大人坐在一旁嗑着瓜子聊着家常话,也很惬意,杨若晴便不急着打断他们的好氛围。
     跟郑小琴那打了声招呼后,又回后院收拾寝房去了。
     等到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她便去了灶房准备晌午的饭菜。
     就在这个时候,刘氏摸到了后院灶房来了。
     “晴儿你这两天在搞啥呀?神出鬼没的,我想找你拉家常都逮不住你的人!”
     刘氏刚进灶房就习惯性的跟杨若晴这吐槽。
     杨若晴朝刘氏笑了笑,说:“有事,忙呗,这不,刚刚才回来呢。”
     “这波上哪去啦?”刘氏又问。
     杨若晴说:“去了趟营地,跟我闺女见了一面……”
     “呀,这么多松茸和鸡枞菌啊?好东西啊!”
     杨若晴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刘氏的惊呼声打断。
     杨若晴莞尔一笑:“四婶你的眼睛可真亮,那上面都压着蔬菜了,你都能看到。”
     刘氏的双眼冒着精光,“晴儿,这是宝宝捎回来的?哈哈,这东西听说老好吃了,我晌午能不能在你这里蹭一口啊?”
     杨若晴点头:“当然可以啊。”
     刘氏满脸的动容,“晴儿,你真好!比我几个亲闺女还要贴心,还要受用!”
     杨若晴乐了,“这话说的,就有点夸张了啊,不过,我还是蛮爱听的。”
     “诶对了,三丫头回仓乐县了吗?”杨若晴又问。
     前天绣绣出嫁的时候,跟三丫头一起吃了顿饭,后面酒席散了后,三丫头就带着孩子跟绵绵那边说话去了,杨若晴忙着照看肚子着凉的团团,也就没再关注老杨家那边的事。
     刘氏说:“三丫头昨日吃过早饭,就带着孩子,跟着绵绵一块儿去了县城绵绵家呢。”
     “说打算在县城绵绵家小住几日,到时候直接从县城动身回仓乐县呢。”
     杨若晴听到三丫头的安排,暗暗点头,三丫头和绵绵几乎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好。
     大家如今都出嫁了,有了各自的家庭,在一起聚少离多。
     所以趁着这机会聚一聚,说说话,也可以理解。
     “四婶,五婶去县城了吗?”杨若晴问。
     刘氏摇头:“你五婶暂时没跟去,说过几日再过去,这几天三丫头母子在,她就先留在家里打理打理家里的菜园子啥的。”
     “对了,你五婶说还要把家里的棉花给捡了再回县城,她是个大忙人呢!”
     杨若晴暗暗咋舌,五婶确实是个大忙人。
     “幸好她家的棉花地不多,也就一两亩的样子,捡个几天也差不多了。”杨若晴说。
     五房的田地有好几十亩,基本都租赁出去了。
     家里留了几块菜园地,还有二亩棉花地。
     之所以留二亩棉花地是因为五婶的强烈要求,她希望自己亲手种棉花,然后用当年的新棉花,给家里的孩子们,还有绵绵即将出生的孩子打棉被,做小棉袄啥的。
     “四婶,那你咋不跟去县城帮着照看照看你外孙呢?”杨若晴又问刘氏。
     刘氏笑呵呵说:“我倒是想去呀,可有人抢着去了呀!”
     “哪个?”杨若晴问。
     “你猜猜看呀!”刘氏俏皮的眨了眨眼,得,妇女也有一颗少女心啊,又开始卖关子了。
     杨若晴目光一转,脸上露出几分惊讶,“该不会是我奶奶吧?”
     刘氏打了个响指,“一下子就被你猜中了,你奶那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真是不懒得跑路呢,专门跟去县城了。”
     “你奶奶呀,就是专门跟你蹭吃蹭喝的,还死活不肯承认,还不让我去,哼哼,真是太霸道了!”
     “我呀,懒得跟她一般见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狐狸 婚约(巴尔扎克) 简·爱 教师 老福赛特的印第安之夏 老姑娘 莉齐·利 吝啬鬼 欧仁妮·葛朗台 平凡人和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