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锦绣农女种田忙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7419章 山珍海味

书籍名:《锦绣农女种田忙》    作者:巅峰小雨
推荐阅读:锦绣农女种田忙txt下载 锦绣农女种田忙笔趣阁 锦绣农女种田忙顶点 锦绣农女种田忙快眼 锦绣农女种田忙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第7419章 山珍海味,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第7419章山珍海味
     谭氏不想住杨华忠家,厌烦老杨头,所以谭氏自主选择住去了五房。
     刘氏带着铁蛋住到了杨华忠这儿。
     所以当杨若晴跟孙氏在这聊天的时候,刘氏很快就屁颠着过来了,看到桌上有绿豆汤立马也说要喝。
     孙氏微笑着说:“晓得你喜欢这个,给你准备好了,放在那边晾。”
     “三嫂你对我真好!”
     刘氏高兴极了,赶紧过去端了绿豆汤坐到桌边来边吃边喝,吧嗒着嘴巴,就跟享受着山珍海味似的。
     刘氏就这点好,但凡别人给她的吃食,不管是啥,她都能给你吃出山珍海味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来。
     而且边吃边夸,一副欢喜和感激不尽的样子,对孙氏这些赠予者来说,这样也好,有种赠予的成就感。
     杨若晴也在打量着刘氏这副喝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开玩笑说:“四婶,像你这种吃法,回头可得给我娘这儿交伙食费才行哪,不然养不活。”
     刘氏喝得高兴,豪迈的摆动着自己的筷子说:“没问题啊,你娘厨艺甩我一百条街,把伙食费交给她,我吃得过瘾,我乐意。”
     杨若晴笑得眉眼弯弯。
     一旁的孙氏嗔了眼杨若晴,又对刘氏那说:“晴儿跟你说笑的呢,三哥三嫂再咋样,也不少你们几双筷子,你们就心安理得的住下来,其他的不要多想。”
     刘氏兴奋点头。
     但是大家都明白,刘氏虽然嘴馋喜欢吃别人家的东西,但刘氏心里啥都明白。
     或许很早以前四房孩子们小,日子过得紧吧的时候她是想过打秋风,但如今,同样是‘蹭吃蹭喝’,刘氏跟从前相同,又跟从前不同。
     四房的条件也上来了,刘氏自己在镇上还有火热的小生意,荷丫头和康小子那儿是稳定的进钱渠道。
     而杨华明这边在道观做事也有进项,四房除了没盖新宅子,其他啥都不缺。
     刘氏天天在几个妯娌家,侄媳妇们那儿‘蹭吃蹭喝’,刘氏也没少给大伙儿送东西。
     每一季新上市的瓜果蔬菜,都要往老杨家几房送,每回从镇上回来,刘氏都不空手,给各房都带礼物。
     吃饱喝足,刘氏望着屋外的日头,伸了个懒腰说:“这日头啊,我看着不妙。”
     “四婶,你啥时候还学会观天象了啊?说说哪里不妙啊?”杨若晴笑问。
     刘氏便起身来到堂屋门口,一只手搭在额头上眯起眼仰头望天,一手还指指点点颇有气势的说:“虽说这会子日头白花花的,可这日头不强势,很嫩,这就是根基不稳的表现。”
     “你们再看那边的天空,有没有瞅到一条长条的云竖着挂下来?”
     孙氏也来到了门口,顺着刘氏的指引朝那边张望,“看到了,还真有呢。”
     刘氏接着说:“看到就对了,那种云用老一辈的话来说叫‘龙挂尾’,说是天上有龙犯了罪,玉皇大帝惩罚那龙把尾巴垂下来,这一垂,咱底下的老百姓就遭殃了,龙尾搅动江河湖泊里的水,这是大风和暴雨的征兆啊!”
     杨若晴原本懒散的坐在桌边当笑话一样的听,可这听着听着竟砸吧出一些异样的味道,尤其是刘氏身边还有一个‘捧哏’的孙氏,随着刘氏的解说,孙氏那震惊和新奇的表情在脸上不断的交织出现。
     好吧,杨若晴承认自己也被吸引过来了,她也站到门口去仰起头眯起眼找寻那条罪龙的尾巴……
     哎呀,还别说,天边的那条云的形状上粗下细,上面还隐隐有鳞片,真像一条垂摆下来的龙尾巴。
     那龙尾巴一直消失在东面的地平线那儿,仿佛还真给伸到水里去了。
     这老一辈人的话语还真是贴切啊,后世的时候不少人瞧不起古代人,说古代人愚昧落后无知。
     鬼扯!
     很多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之谈,后世无法超越,甚至一直受益。
     “我敢打保票,这天晴不了太久,龙是行云布雨的,龙挂尾之后肯定要刮风下雨,就像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那样,那条黑龙去探母,从咱这一带儿飞过去,都要下雨,这是一样的道理!”
     刘氏站在那儿,说的头头是道,这一刻的她浑身仿佛散发出金光来,就连脸上那一颗颗星罗棋布的雀斑都在发光,整个人自带美颜。
     虽然出了日头,虽然七八成的村民迫于里正和骆风棠他们的压力还是留在了安置点,虽然杨华忠他们又将修河堤的人手全部召集回去,虽然左景陵和骆宝宝他们还在埋头专心造船……
     但是,因为日头出来了,村里大部分人的危机意识也淡了许多。
     他们把住安置点和修河堤当做了一种应付差事的行为,敷衍的态度很明显。
     而且,还有些人虽然人还住在安置点,但是偷摸着把值钱的家当又悄悄往家里运送,然后一把铁锁锁起来,就家里几号人带着一两件换洗的衣裳去安置点。
     还有些人更夸张,煮饭的家伙什都送回了家里灶房,回家烧饭吃饭,吃过饭夜里再回安置点睡觉。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华忠很无奈,但劝说无效下他也就放弃了。
     因为他得将精力重点放在河坝那边。
     李家村的李甲过来找杨华忠这谈事情,晌午在一块儿吃的饭。
     聊到这个情况,李甲的怨气比杨华忠大得多。
     “你们在村里的威望大,说啥村民们都听,就算不是全部听,可只要大半人听,其他的都得随大流。”
     “我就不一样了,我在村里的威信比不过你们,我们村的人口多,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有些人坏,有些人蠢,有些人看热闹不怕事大,这号令啊,真不好施,这里正哦,也不好当!”
     “这段时日我天天吃喝拉撒都在河坝上,没人说我一句好,出了啥事儿还都要埋怨我,难啊!”
     面对好友的抱怨,杨华忠只能默默的听着,然后拍拍李甲的肩膀:“都一样,来,咱干活就不拿酒招待你了,吃菜吃菜。”
     晌午杨华忠是拿河坝上的大锅饭来招待李甲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狐狸 婚约(巴尔扎克) 简·爱 教师 老福赛特的印第安之夏 老姑娘 莉齐·利 吝啬鬼 欧仁妮·葛朗台 平凡人和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