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锦绣农女种田忙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6063章 鬼节(中)

书籍名:《锦绣农女种田忙》    作者:巅峰小雨
推荐阅读:锦绣农女种田忙txt下载 锦绣农女种田忙笔趣阁 锦绣农女种田忙顶点 锦绣农女种田忙快眼 锦绣农女种田忙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第6063章 鬼节(中),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我在想,倘若他们仨有人回来了,那就算了,要是一个人都没回来,过完鬼节我和老四就去一趟白鹅镇,看看他们爷仨在那边如今都在整些啥。”
     “别哪天又整出些幺蛾子来,到时候牵连咱整个老杨家!”
     杨若晴第一个响应:“爹,到时候带上我,我还没去过白鹅镇呢,也去那里瞅瞅天鹅群。”
     ……
     转眼就到了鬼节。
     鬼节,齐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三元’大节中的‘中元节’。
     中元节的说法来源于道家。
     道家的诸神中有‘三官大帝’,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
     天官在正月十五上元节赐福人间,地官于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在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民间的说法是每年中元节鬼门关大开,有主的鬼回家去享受供奉,无主的孤魂野鬼也会上来人间流荡,徘徊各处看不能捡漏捡缺。
     道士们会在这一天讲诵读经文,为地官庆贺诞辰,为众鬼超度,为祖先求冥福,请求地官赦免罪过。
     其中流传最经典的故事边是‘目连救母’的传说。
     目连是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母亲生前有罪孽致死后堕入饿鬼道受苦受难。
     目连仗着自己是佛祖的弟子,有神通,便想用法力助他母亲度难,结果,喂食到其母嘴边的饭根本就不能入口,全化为火焰,烧得她母亲惨叫连连,痛不欲生,目连是孝子,自然也是悲痛自责。
     后求助于师傅释迦牟尼,得其点化,欲救其母必先化解其罪孽。
     于是目连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百味珍馐果品来供养十方众僧,礼遇无数孤魂野鬼,积下广大功德,渐渐济度了他的母亲,让他母亲得以解脱去往轮回。
     所以七月十五中元节又不同于单一祭祀祖先的清明节,中元节还要为各方孤魂野鬼准备吃食。
     所以每年的中元节对于像杨华忠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来说,那是仅次于除夕的隆重节日,不敢有丝毫怠慢。
     杨华忠提前就准备好了祭祀要用到的东西,孙氏一大早就开始煮供品,两口子忙得热火朝天。
     谭氏和杨华梅也过来跟他们一块儿过节。
     谭氏坐在堂屋悠闲的喝着茶,听着杨华忠在那里用木印敲打纸钱,杨华梅则坐在一旁手里拿着锡箔纸折元宝,一只只元宝折得跟小船似的摆在一块儿。
     杨华忠在草纸上敲打出一排排代表铜板的圆印后,开始装在纸袋子里。
     每一封纸袋里都放着相同份额的纸钱,元宝,最后用米糊封口。
     他在提笔,毛笔尖沾了墨在纸袋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缓缓写下这封纸袋将要捎给哪位祖先,他(她)的名讳,死忌……
     与此同时,一墙之隔的骆家堂屋里,骆铁匠也正带着骆宝宝在做同样的事情。
     杨若晴和王翠莲婆媳俩一个负责煮供品,另一个则把刚调好的米糊端来堂屋,帮他们一块儿给纸袋子封口。
     骆铁匠不识字,纸袋子上的字都是叫骆宝宝来写,他念。
     爷孙两个配合默契,骆宝宝秀气又内敛锋芒的字在纸袋子上一笔一划,工整俊逸。
     杨若晴侧首打量着这一只只装得鼓鼓囊囊的纸袋子,突然想到了快递。
     这些东西不知道那一端的祖先能不能真的收到,但这是活人的慰藉。
     在这古代,有钱人家撑死了也就烧歇纸钱轿马,楼台庭院,丫鬟随从。
     搁在现代,那花样可多了去了。
     一整套的家电,最新的苹果手机,香车美女,某宝上,甚至还出现了海景别墅,豪华游艇,天地银行发行的后面一长串零的钞票……
     “对了,今个早上我去镇上买东西,镇上人都在说今个夜里镇上要搞一个‘城隍出巡’的法事,跟近一带好多人都要去看呢,肯定热闹。”
     骆铁匠一边敲纸钱边跟杨若晴和骆宝宝这说起之前的见闻。
     “城隍出巡?”骆宝宝抬起头来,目光炯炯有神,又好气的问:“大爷爷,那是啥呀?”
     骆铁匠笑着道:“是咱这一带中元节搞的法事,好多年没搞过了,上一回搞还是十多年前呢。”
     “就是抬着城隍老爷的雕像披红挂彩的游街,后面用人假扮城隍老爷手底下的那些鬼官还有百鬼的样子,踩着高跷,敲锣打鼓的游街呢!”
     “是夜里举行吗?白日里不游街?”骆宝宝又问。
     “照着以往的规矩,通常都是擦黑的时候开始。”
     骆宝宝扭头望向杨若晴,眼底都是急切和央求:“娘,我想去看城隍游街。”
     杨若晴迟疑了下。
     擦黑才开始游,少说也得一两个多时辰结束,再算上回村的路,等到家估计都接近凌晨了。
     “娘,你就让我去嘛,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城隍游街呢,我好想看看是啥样嘛!”
     骆宝宝放下手中毛笔,抓住杨若晴的手轻轻摇晃着撒娇加央求。
     “那你夜里睡哪?”
     “我夜里自个回来,我骑匹快马去!”
     “那可不成,一个女孩子家,不安全。”骆铁匠赶紧摇头。
     “大爷爷,就我这身手,走哪都安全啊!”骆宝宝抬起自己的手臂捏了个拳头。
     那拳头咯吱响,一点儿不含糊。
     虽然她的拳脚功夫得到了骆风棠和杨若晴的肯定,但年纪和阅历摆在那里,家里人难免担心她被别人套路。
     尽管村里但凡跟骆宝宝打过交道的人都夸她机灵,可作为家长,骆铁匠和杨若晴还是不可能完全放心。
     不怕一万,总怕万一,即便是低概率事件,那也是事件,有些失误,一次都不能承受。
     “你要是有本事哄得你娘点头,大爷爷就陪你去,大不了咱爷俩夜里在镇上找家客栈投宿。”
     镇上有自家的酒楼,但酒楼不经营投宿。
     “对,就这么办!”
     骆宝宝得到骆铁匠的许诺,跟杨若晴这交涉的底气更足了。
     底气虽更足,但她气势上却越发乖巧。
     “娘~”
     “天底下最漂亮最善解人意的娘~”
     “美女姐姐~”
     “准了准了。”杨若晴赶紧抬手制止了她的献媚。
     “耶!”骆宝宝激动得打了个响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狐狸 婚约(巴尔扎克) 简·爱 教师 老福赛特的印第安之夏 老姑娘 莉齐·利 吝啬鬼 欧仁妮·葛朗台 平凡人和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