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江东二乔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惊悚悬疑 > 江东二乔

尾声 歌以言志,去不可追

书籍名:《江东二乔》    作者:吴蔚
推荐阅读:江东二乔txt下载 江东二乔笔趣阁 江东二乔顶点 江东二乔快眼 江东二乔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江东二乔》尾声 歌以言志,去不可追,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在这寡独的黄昏,和着轻雾与细雨,在她悠远淡泊的心里,仍然能感觉到孤寂的叹息。又信步来到丈夫生前最爱的琼浆酒肆,却见窗口案桌已坐有一名男子,依稀便是她至爱的周郎的样子。那男子有所感应,回过头来。岁月悠悠,初心依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建安十九年(214年),汉献帝皇后伏寿亲舅樊普向曹操告发伏寿暗中谋曹多年,并将当年伏寿写给父亲伏完的密信作为证据呈交。曹操阅信后大怒,亲自勒兵入宫逮捕伏寿。

汉献帝刘协骇然失色。曹操告道:“伏寿当年因过被何太后关入暴室,早该死在那里,是国贼董卓将她放了出来,强行立为陛下贵人。而今其人阴怀妒害,包藏祸心,不宜再侍奉陛下。”不顾汉献帝反应,命亲信华歆直接冲入内宫捉拿伏寿。

伏寿紧闭宫门,匿藏于墙壁中。华歆破门而入,凿破墙壁,亲手将伏寿拖出。

当时汉献帝刘协坐在外殿,伏寿披头散发,被押着从皇帝面前经过,哭着向丈夫求救,道:“不能复相活邪?”汉献帝叹道:“我亦不知命在何时!”此即后世所吟“可怜帝后分离处,不及民间妇与夫”。

伏寿被带到曹操面前。她既知不可免,便朝曹操“呸”了一口,斥其为乱臣贼子。曹操大怒,又知皇宫内外仍有许多大臣及宫人心向汉室,为警戒众人及汉献帝,也不立即处死伏寿,而是于内宫立一木柱。伏寿身穿赭色囚衣,赤着双脚,项戴铁钳,嘴勒口枚,被绑在木桩上,被当众剃去满头秀发。又受黥面之刑,额头文上“罪囚”二字,面颊则分别刺上“死”“杀”二字,容颜尽毁。又当面将服侍过伏寿的宫人侍者一一杖杀,伏氏所生二位皇子也被毒死。伏寿口中塞了禁制,无法再怒骂或是求饶,只泪流不止。

曹操恼恨伏寿当面骂他“乱臣贼子”,还不罢休,下令每日拔掉伏寿一颗牙齿,以教训她的嘴尖齿利。伏氏疼痛难忍,大小便多次失禁,日夜呜咽哀号,闻者无不胆寒心惊。

彼时伏寿皇后之位未遭废黜,她以皇后身份当众遭受酷刑,精神上的屈辱更远在身体之上,只求一死,却因手足均遭禁锢,不得丝毫松懈,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

等到伏寿满口牙齿拔光,曹操才下令将其囚入宫中暴室狱。虽然没人知道接下来在伏寿身上发生了什么,然每晚夜深人静之际,便会有凄厉的惨叫声从暴室狱中传出,夹以哭喊声,令人毛骨悚然。宫人均听得出那是皇后的声音。离暴室狱近的,还能听到伏寿自称有罪的告饶声。皇宫人人知道皇后为人坚忍,刚强犹胜男子,连她都苦苦求饶,足见刑罚何等残酷惨烈。

有宫人实在忍受不住,跪请汉献帝刘协设法赐皇后一死,不要让她继续被曹操侮辱。然刘协只是铁青着脸,从始至终不发一言。

彼时伏完已经去世,伏寿同父异母兄长伏德等人为汉桓帝之女阳安公主刘华所生,亦受牵累被杀,宗族死者百余人。另有屯田都尉董祀因与伏德交好,也被牵连其中,判处斩首。董祀还有另一个身份,即大才女蔡琰的丈夫。

早先蔡琰陷落胡地,为奴为婢,被迫以肉体侍奉匈奴左贤王,还为其生下两个儿子。曹操平定北方后,念及当年与蔡邕的交情,痛心他没有子嗣后人,便派使者用金银宝玉赎回了蔡琰,又将她嫁给其同乡董祀为妻。

蔡琰自回到中原,深以失身胡人为耻,深居简出,极少出门。听到丈夫受累被判死刑后,忙赶来求见曹操,想为丈夫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很得意地道:“蔡伯喈之女在外头,今日让各位见见她。”下令放蔡琰进来。

蔡邕名动天下,其女亦是才气英英[1],众人均翘首期盼。时值严冬,蔡琰“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在场宾客皆为动容。曹操因恨极伏寿,不愿赦免董祀,推托行刑文书已经发出。蔡琰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曹操有所感怀,便专门赦免了董祀。

曹操酷爱读书,又趁势询问蔡琰是否还记得当年蔡邕所藏书卷内容。蔡琰称只记得四百多篇,愿凭记忆为曹操默写抄出。曹操听了很是高兴,蔡琰便借机请曹操赐皇后伏寿一死。曹操倒没有动怒,他料想伏寿也被折磨得够了,便给了蔡琰一个面子,答允由她送伏寿上路。

蔡琰进来暴室狱时,伏寿正跪在囚室中受木柱之刑,面目已因多日来的折磨而扭曲得变了形,兼之受黥面之刑,即使是时常相见的熟人,也难以认出这是曾母仪天下的皇后。

更可怖的是,其身上囚衣早已褴褛,只能勉强遮住身体。下身裤子裤裆更被大大撕开,隐私之处完全露了出来,体下置一瓦罐充作溺器,腥臭难当,似是已被禁锢了很长时间。

蔡琰见状大吃一惊,忙宣示曹操之令,命狱卒解下伏寿,将所携带的皇后冠服披在她身上。

伏寿之前被缚在木柱上动弹不得,下巴托在枷板上,高高扬起,撑到极限,无法开口说话,只能发出微弱的呻吟声。狱卒刚一松开刑具,她人便虚脱软倒,口中喃喃念道:“伏寿有罪,丞相开恩……伏寿有罪,丞相开恩……”双眼浮肿,没有任何生气,只呆滞地告饶不止。

蔡琰登时鼻子一酸,泪如雨下,忽觉比起眼前的凄凉情形来,自己流落胡地、失身绝域的遭遇完全不算什么。她向狱卒索要了一碗热粥,喂伏寿服下。伏寿才略略有了生气,认出蔡琰来,坐起身子,虽然衣不蔽体,却似已对此等非人的羞辱感到麻木,并无愧色,只道:“多谢。”又问道,“蔡姊姊是专门来探视我的吗?”

蔡琰面容惨淡,踌躇许久,才轻声道:“我是奉曹丞相之命,来送皇后上路。”

伏寿也不意外,神情镇定,点了点头,道:“多谢。”又问了蔡琰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蔡姊姊是愿意活在地狱,还是死在天堂?”

蔡琰不明所以,又因尚有狱卒在旁监视,不敢询问,只模棱两可地道:“心能地狱,亦能天堂。”

伏寿摇了摇头,自答道:“皇宫不是女人的天堂,而是地狱。”

此刻,她再一次想起了汉少帝、汉献帝,既是皇帝,也背叛她最深的两名男子,她从来没有真心爱过他们,想来他们对她也是一样。然此时,已没有幽怨,没有仇恨,只有云淡风轻的记忆——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她在大柳树下意外邂逅了一名英俊男子,因她腰间所插竹笛而瞩目结缘。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她竟从未为他吹奏过一曲。

伏寿拒绝换上蔡琰事先准备好的皇后冠服,重新索要了一套普通妇人的衣服穿上,随即令狱卒设好白绫,从容投圜赴死[2]。

伏寿死后,汉献帝被迫立曹操之女曹节为皇后,从此内外均处于严密监视之下,再也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然朝中大臣不愿汉祚变迁,仍有喟然发愤之举,如不久后即发生了大臣金祎、吉本、耿纪、韦晃等举兵攻打许都丞相府事件。曹操意识到汉室威名仍在,遂起了代汉自立之心,想以此来杜绝人望。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曹操名义上尚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

曹操手下群臣多次向曹操劝进,曹操有所顾忌,还不想废汉献帝自立,道:“若天命在我,我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当年十月,汉献帝刘协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包括传国玉玺在内,一并奉交曹操长子曹丕,宣布退位,名为“禅让”。曹丕遂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软禁在山阳浊鹿城[3],十四年后寿终正寝,享年五十四岁。

令人玩味的是,曹丕为自己的第一个年号取名为“黄初”,据说正是暗合了当年黄巾军首领张角喊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意。

至此,东汉正式灭亡,传八世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苍天乃死。后刘备[4]、孙权[5]先后称帝,由此形成三分天下、三国鼎立的局面。

伏寿被杀之事传到江东时,二乔伤悼故人之余,又对伏寿起了几分钦佩之情。当年,伏寿在洛阳犯下种种恶迹,只是为了当上大汉皇后。而今她已在皇后位上坐了二十余年,不甘心做傀儡,仍在与命运奋然抗争——虽然也是为了争夺权势,但敢于挺身与曹操对抗者,天下之大,亦是寥寥无几,她更是唯一的女儿身。

当年若不是何氏、董氏争权,伏寿本可以顺利当上汉少帝刘辩的皇后。若不是何太后拒绝铲除宦官,亦不会有董卓入京之事,更不会有后来汉献帝之立。然时势使然,个人命运始终与家国大势紧密相连,伏寿亦是如此。

伏寿曾先后写过五封信给周瑜,周瑜从未拆开看过。而在周瑜过世后,小乔亦将其信付之一炬,以示对丈夫的尊重。而今他二人大概已在地下重逢,又会是怎样的风貌情形?


局势依旧动荡,天下仍不太平。但二乔已先后失去丈夫,她们的个人世界,已是一片平静。无名日子的感触,包裹在二人心上,像是绿色苔藓,攀缘在老树周身。

那一日傍晚,乔婧随意漫步到江边。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在这孤独的黄昏,和着轻雾与细雨,在她悠远淡泊的心里,仍然能感觉到孤寂的叹息。又信步来到丈夫生前最爱的琼浆酒肆。酒肆还在,店主却早已换人,步安因女儿步练师[6]嫁给了吴侯孙权而平步青云,一跃成为吴地国丈,当然不会再以经营为生,便将酒肆送给以前的伙计。

窗口案桌正坐有一名男子,身影甚是熟悉,依稀便是她至爱的周郎的样子。岁月悠悠,初心依旧。

那男子有所感应,回过头来,却是多年未见的史春。一时心中激荡,百感交集。

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全文完)


————————————————————

[1]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79年正式颁布了310座水星环形山的专有名称。它们的命名借用了世界历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中国有15位杰出文学艺术家名字登上了水星环形山,蔡琰环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2] 民国史学家吕思勉对伏寿被诛杀一案存有不同看法,认为以曹操的地位和气魄不会简单因为伏皇后给其父亲的一封信有诋毁之言而加害,而且汉献帝也不会因为董承被害而迁怒曹操(董承本身也不是靠得住的忠臣),认为这个案件背后“一定另有原因”,而且背后的事情很大、不便于记载到正史之上。吕思勉认为伏寿深沉有度,推测她有一个通盘的政治计划,而且事关大局,因此曹操不得不动手将她除掉。

[3] 山阳:今河南焦作。

[4] 曹丕称帝后,蜀中传闻汉献帝已遇害,汉中王刘备乃发丧制服,谥曰孝愍皇帝。是后,群臣竞言符瑞,劝刘备即帝位。刘备不许。军师将军诸葛亮上言,谓如不从众议,恐士心离散。乃允。以军师诸葛亮、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前部司马费诗上疏,谓刘备“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刘备不悦,左迁费诗为益州刺史部永昌从事。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六日,汉中王刘备在成都即帝位,是为汉昭烈皇帝、蜀先主。大赦,改元章武。蜀国建立,史称“蜀汉”,又称“季汉”。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

[5] 吴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十三日,孙权于武昌南郊即皇帝位。因夏口(今湖北武汉)、武昌(今湖北鄂城)并言黄龙、凤凰见,遂改元黄龙,大赦。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皇太子。孙权将能得帝位归功于周瑜。张昭正欲歌功颂德,孙权却道:“若如张昭之计(指赤壁之战前张昭主张投降曹操一事),已乞食矣。”张昭大惭,伏地流汗,遂称老病辞官。

[6] 后步练师与孙权所生之女孙鲁班(即有名的全公主,由于孙权对其宠重无比,一度权倾一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了吴国政局)嫁给了周瑜长子周循。周瑜次子周胤亦娶吴宗室之女。周瑜女儿则嫁给了孙权长子孙登,彼时孙登已被立为太子,周女亦册封为太子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宋慈洗冤录:满怀冰雪 宋慈洗冤录:一天明月 警世通言伍 醒世恒言壹 心态制胜 :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强悍地活着 增长的错觉:经济学家错了吗? 新生代消费者要什么:个性时代的品牌生存法则 Java实战(第2版) Java虚拟机基础教程 Java性能权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