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火神被杀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侦探推理 > 火神被杀

第4页

书籍名:《火神被杀》    作者:松本清张
推荐阅读:火神被杀txt下载 火神被杀笔趣阁 火神被杀顶点 火神被杀快眼 火神被杀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火神被杀》第4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也就是说,这种说法之所以存在缺陷,是因为它将我们主张的“让国”的两个阶段合并在了一起考虑。
    某位学者认为,出云神话之所以占据了记纪神代卷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因为若想更好地叙述皇族故事,必须将出云当作“背景”,将出云表述成“根之国”“黄泉之国”。一切表述都是为了凸显皇室祖先的存在,因此,禅让国土的“让国”行为也是为了彰显皇权虚构出来的情节。但是,国土(大和地区)的让渡并非这位学者口中的“错觉”,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
    不过,记纪之所以将出云表述成黄泉之国的确是为了凸显大和王朝的故事,这一点我们也赞同。但“背景”这样的说法却不怎么恰当。之所以将大和描述成朝阳照射下的白昼之国,将出云描述成黑暗的“夜”之国,更可能是为了强调皇室的祖先是名为天照大神的太阳神。
    “黄泉”(yomi)一词被冠上中国的汉字使用时,意为逝者的世界。这个词的词源应该是“夜”(yoru)。通过月读命(4)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yomi的意思等同于yoru。虽然不知道“月读”是什么意思,但倘若将“读”(yomi)理解成“夜”(yoru),再搭配夜晚的象征——月亮,那就变成了“月夜”。
    但是,Amaterasu(天照大神)的ama被冠上“天”这个汉字,从而解释成天空却是八世纪初归化人(5)史官犯的错误。Ama的本意更加接近于海。渔夫(ama)、天鸟船(amanotoribune)等词语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人认为Amanokoyanenomikoto(天儿屋根命)是天上一位住在带屋顶的房子里的神,这种说法有点奇怪。其原型更有可能是住在海边小屋的渔夫。供奉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之所以在内陆各个地区迁移,最终定址于海边,也是因为天照大神的原型本就是渔民信仰的神灵。人们希望“照耀天空、照耀国家”这句话能以“照耀海洋、照耀国家”的意思存续下去。伊势神宫里保留着的从海水中提炼食盐的古代制盐法,无形中也可以佐证这一点。后来可以看出人们借外宫——丰受大神宫突出其农耕神的地位,有意识地削弱渔民信仰。
    因为Amaterasu是天照,所以出云就变成了“yomi”的国度。“yomi”的缩略语“ne”变成了“根”,而出云则被描述成了位于地下的黑暗国度。我们认为这些都是记纪的文学虚构。
    总之,每当我与砂村保平见面时,都会热衷于讨论这样的话题。
    
    4
    “那篇出云国造神贺词可以证明出云族系就是大和先住民。”
    砂村保平说道。每当出云国造更替时,新国造都会前往朝廷。而神贺词就是一种请求朝廷承认其合法地位的礼节性通知。
    “大部分的人都在记纪或者《出云国风土记》里找线索,但神贺词里的句子却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让国’指的就是大和。”
    以下便是相关句子。
    “丰苇原之水穗国,昼涌五月蝇水,夜有火瓮光神。石根、木立、青水泡之荒国。然镇平,皇御孙命使安国平治。”
    这是出云臣的祖先——天穗日命从天孙那里接到“让国”的命令后,视察国土状况并向其汇报的句子。向来被视为描述出云臣协助朝廷之功绩的段落。但“白昼涌出污浊的水,夜晚飞舞着如萤火虫般发光的昆虫,岩石遍地、森林茂密,地下沉淀着青绿色的死水,是一片荒芜之地”的句子却暗示了大部分国土都是沼泽地或者湿地。这正是大和盆地原本的样子。
    然而,《古事记》里只写了天忍穗耳命站在天之浮桥上说:“丰苇原之千秋长五百秋之水穗国,闹腾得厉害。”并未写明究竟是什么在闹腾,仅用这种主语不明的说法一笔带过。
    《日本书纪》里则是“彼地多有萤光神及蝇声之邪神,复有草木咸能言语”。将所有情景拟神化,使其变得暧昧不明。以上表述,皆是为了通过模糊沼泽地的特征,将“让国”的范围由大和国偷换成出云国。交涉地点设定在出云的稻佐之滨,也是为了增加这个谎言的可信度。所以,自那时起到现代,人们才会认为“让国”仅仅指的是让渡出云一国的统治权。
    我们认为,出云神话中的“国引”,实际上描述的是出云族在日本海沿岸地区势力扩张的过程。须佐之男的“巡视国土”是为了进行内部巩固。他的儿子大穴持命(即《日本书纪》中的大国主神)的婚姻,则是政治联姻的体现。其向古志国的奴奈川姬求婚,从而将越后也纳入出云的势力范围。考虑到流经日本海的对马暖流会向北移动,也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
    现代日本之所以存在“××美人”的称呼,大概是因为顺着对马暖流航行的种族将“出云美人”的称呼传播到了里日本(6)各国。因此,虽然日本海沿岸有京美人(丹波·山城)、加贺美人、越后美人(古志国)、秋田美人等称呼(这些美人的共同特点是肤色白皙、皮肤细腻),但太平洋沿岸地区却没有出现类似的称呼。这种称呼大概有利于古代的种族传播。——我与砂村保平有时也会这样开开玩笑。
    那么,记纪上有记载,《出云国风土记》里却只字未提的须佐之男击败八岐大蛇的传说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故事大概受印度支那地区传说的影响。多头大蛇在印度乃至高棉文化圈里都代表着古老的水信仰。在柬埔寨,以吴哥窟为首,所有的寺庙都会摆放娜迦(naga)雕像。娜迦与八岐大蛇相似,是长着多个脑袋的大蛇。娜迦的概念起源于公元前两千一百年左右的印度,公元二世纪左右,与原始佛教一起传播到印度支那半岛。因此,将水稻种植带到日本的苗族,或许也在无意中传播了娜迦神话。古人将蛇称为nagamushi(长虫)。我和砂村保平笑称nagai(长)这个形容词,或许就起源于娜迦这个外来语。
    总而言之,须佐之男是作为连接大和王朝祖先与出云祖先的接点被创造出来的神话人物。他既是天照大神的弟弟,又是大国主命的父亲。并且,之所以设定打败大蛇这一情节也是为了引出呈献宝剑的故事。但八岐大蛇究竟是山岳溪谷中动物的拟神化形象,还是象征那座缠绕在山腰之上、名为神笼石的朝鲜式石城,抑或是对诸豪族的比喻,学术界向来有许多说法。最近出现了一个奇特的说法,说是指代大和的三轮山。但我们不打算在这一点上深究。总之,这个为了强调出云的从属地位而创造的宝物朝贡神话,很可能借鉴了印度支那地区的神话。从大蛇尾部掉出的草薙剑,后来成为日本武尊的佩剑,被当作宝物供奉在热海神宫。传说到了中世,神宫的神主偷偷打开箱子,发现那原来是一把铜制的波形短剑(引自《释日本纪》)。所以,我俩开玩笑说,与其在出云寻找铁矿砂,不如找找古代的铜矿山。
    我与砂村保平经常互相拜访,热衷于讨论这些话题。从很久以前开始,我们就对记纪神话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记纪神话里,尤其是《古事记》中,存在着大量对神之死、尸体的部位以及排泄物细致入微的描写?
    下面我将引用几个段落,但因为过于烦琐,我会将诞生于各部位的“神的名字”省略。
    伊邪那美命(7)生下的第三十四位神是迦具土神,但“因生此子,会阴(阴部)灼烧,病卧不起。秽物(呕吐物)生神名为××,次为××。屎生神名为××,次为××。尿生神名为××。”最终,伊邪那美“因生火神”而亡。
    女神的阴部、呕吐物、粪、尿被毫无顾忌地描写了出来。
    丈夫伊邪那岐在盛怒之下,斩下了害死妻子的孩子——迦具土的头颅。
    “被杀之迦具土神,头生神名为××,胸生神名为××,腹生神名为××,阴生神名为××,左手生神名为××,右手生神名为××,左脚生神名为××,右脚生神名为××。”
    书中描写了身体各个部位,甚至包括阴部。
    丈夫伊邪那岐想念奔赴黄泉的妻子伊邪那美,不顾伊邪那美的劝阻,提着灯进入黄泉之屋,却发现伊邪那美的身体爬满了蛆虫,周围站着雷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时间亡命者 计量单位进化史:从度量身体到度量宇宙 至高忠诚:真相、谎言和领导力 读懂《系辞》 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