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侦探推理 > 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

第三章 失踪半年的妙龄女

书籍名:《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    作者:小桥老树
推荐阅读: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txt下载 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笔趣阁 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顶点 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快眼 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侯大利刑侦笔记第一季(2)》第三章 失踪半年的妙龄女,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连环杀人犯往往有地点偏好



3月26日,发现污水井女尸第七天,颅骨头像复原完成。

江州刑警支队发出协查通告,使用了颅骨头像复原的相片,通告下方留有105专案组侯大利和葛向东的手机号码。

颅骨头像复原相片显示颅骨主人五官标致,结合身高和所穿衣服推测,颅骨主人应该是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子。侯大利看到复原相片后,立刻将其扔到桌上,不愿意看第二眼。自从杨帆逝去以后,他格外受不了年轻女子遇害。这些年轻女子原本是美丽花朵,正在盛开,被人摧残,生命瞬间凋零,从此失去了当母亲的机会,她们的父母也将终生承受痛苦。想到这一点,侯大利觉得胸口被千斤巨石压住,无法呼吸。

看到协查通告后,葛向东特意到三楼兴师问罪,道:“你得请我吃饭。”

侯大利道:“吃饭很正常,其实不必说理由。既然用了‘得’字,那就得讲明理由。”

葛向东叫苦道:“你拍的相片太清晰了,恶心了我好久。而且我现在彻底进入朱支圈套,从经侦民警成为画像师。早知道会成为画像师,我还不如直接当画家。唉,更令我恼火的是在阳州跟着良主任干了这一段时间,我他妈的居然还喜欢这事,干得兴致勃勃,废寝忘食。”

侯大利道:“把兴趣变成事业,那是最幸福的事。”

葛向东愁眉苦脸道:“说得轻巧,吃根灯草。老婆嫌我天天跟死人颅骨打交道,发出严正声明,不准我同床。”

侯大利微笑道:“影响了你们夫妻生活,那我还真应该请客。请客时想办法约王永强。”

葛向东意识到侯大利同意请客有其他目的,道:“你怀疑王永强?”

侯大利慢慢收敛微笑,道:“线索少,谁都是怀疑对象。王永强是杨帆的初中同学,暗恋过杨帆,必然会进入我的怀疑名单。”

“我和王永强是多年老朋友,他为人忠厚老实,一心做事业,从来没有什么绯闻。”

“一个一个排除,范围就会越来越小,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是有一点线索,我也不会用这种几乎没有效果的笨办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而为就问心无愧。这是我们内部摸排,老葛,要注意纪律。”

“我业务虽然不精,可是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警察,保密纪律还是清楚的。”

墙上挂有一幅江州市区地图,地图上有四个红圈。葛向东走近看了一会儿,道:“这是几个凶杀现场?”

“不完全准确,红圈是凶杀现场和抛尸现场。污水井不是第一现场,是抛尸现场,其他都是凶杀现场。”侯大利用手指依次划过四个红圈,“这四个点全部在江阳区,包括时间更早的丁丽案和杨帆案。凶手应该是江阳区的人,或者熟悉江阳区,这个红圈范围内就是他的舒适区。”

葛向东道:“经常听说舒适区,我是一知半解,你讲一讲。你不用给我白眼,你是科班出身,理论知识肯定比我丰富。我是学美术出身的,后来经过短期培训,可是在培训时哪有心思学这些理论知识?之后大部分时间在经侦,在刑侦上确实是半吊子。”

“真不知道?”侯大利翻起浓眉,给了葛向东一个白眼,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圆圈,道,“理论知识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警察和罪犯斗争了上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千锤百炼的。犯罪分子不是神,也不是警务专家,很难逃脱在漫长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除非是职业犯罪。据历史经验,大部分连环杀人犯对于杀人地点都有偏好,会在感觉舒服的地方杀人。更准确来说,这些地方都有某种特定的锚定点,比如他们的住处、工作地点等。很少有连环杀人犯到不熟悉的区域杀人,例外的是长途货车司机或其他流动性很大的职业。现在四个未破的积案都集中在江阳区,而且全部是年轻女性,肯定要考虑这是在舒适区杀人的连环杀手。”

葛向东道:“是不是连环杀手真难说,毕竟时间隔太长。”

侯大利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第一个圈,丁丽、杨帆、章红和污水井受害者全在圈里,道:“积案之所以成为积案,肯定有难度,否则也不会成为积案。我采取的策略是一步步缩小范围。如果存在连环杀人,四个案子有多种可能性。第一种,如果丁丽案和后面几个案子有关系,四个案子为一人所为,凶手年龄不会低于三十五岁。”

侯大利在黑板上画了第二组合,这个组合是一个大圈和一个小圈。小圈里只有丁丽,大圈里有杨帆、章红和污水井受害者。

“如果丁丽案和后面三个案子没有关系,而后面三个案子又能串并在一起,那么凶手就是住在江阳区或者熟悉江阳区的人,且是我的同龄人,甚至是我的同学,范围相对就要缩小。”

侯大利在黑板上画了第三组合,这个组合是三个圈,两个小圈,一个大圈。

“如果丁丽和杨帆案分别是单独个案,后面两个案子有联系。那么凶手的作案时间点就得往后移。”

侯大利又在黑板上画上第三种、第四种和第五种组合。

葛向东最初抽调到专案组时,对侯大利父亲的兴趣远远大于案件。经过石秋阳一役,他慢慢融入专案组小集体之中。

讨论完可能存在的几种组合,葛向东想了一会儿,给圈内朋友打电话,准备约一个包括王永强在内的饭局。打完电话,他对侯大利道:“巧了,他们刚约了一个人体摄影的局。我和王永强都是江州摄影家协会人体摄影分会的,经常与他们一起玩摄影。”

得知是去拍裸体女人,侯大利啧了一声。

葛向东回敬了侯大利一个白眼,道:“你别啧,这是高雅艺术,跟你说艺术似乎是对牛弹琴吧。我带你一起去,进行人体艺术启蒙。”

侯大利道:“你们是去玩人体摄影,我是外来人,去了太突兀。我给你安装一个隐蔽录像机,就是我勘查现场时戴在身上那种,你有意无意拍一拍王永强。”

葛向东坚决反对道:“拍人体是高雅艺术,我去偷拍,不管偷拍谁,都太猥琐了吧?如果被发现,我在圈子里抬不起头。”

虽然侯大利反复做思想工作,加上“利诱”,葛向东还是不同意侯大利提出的办法,答应另找时间开一个饭局。

在105专案组里,侯大利是年龄最小的新刑警,按惯例原本应该接受专案组其他人的领导。不过,侯大利专业能力很强,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案侦工作中,先在代小峰案件中获得三等功,又在石秋阳案中屡立功劳,获得超然地位,不知不觉中成为田甜、樊勇和葛向东这几个老警察的“头儿”。葛向东拒绝了侯大利提出的“非分要求”后,觉得颇为内疚。

谈完正事,侯大利和葛向东坐在资料室闲聊,聊天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人体摄影”上。

侯大利好奇道:“谁在组织这类人体摄影?是义务的,还是有盈利?”

葛向东潇洒地弹烟灰,道:“社会里有不同的圈子,摄影也有圈子,没有熟人带路,外人进不来。前些年有正规摄影家协会来搞人体摄影,大体上还是从艺术角度来考虑问题。拍摄过程中,现场督导会告诉模特姿势怎么摆,要特意制造和谐、自然的创作氛围。现场督导本身也是专业摄影师,要不断调整模特姿势,让小姑娘有更多形体感受,让她注意光源、头的位置和面部情绪。遇到好的模特真是摄影师的幸事。我遇到过一对来自法国的模特,他们在众人注视下,肌肉特别放松,非常专业。”

侯大利笑道:“你一直在谈以前,现在是什么情况?”

葛向东长叹一声,道:“现在和以前不能比。以前往往都是摄影家协会组织,冲着艺术去的。现在乱象丛生,很多组织者依托摄影网站,在网上发布组织人体摄影活动信息,以此来招揽拍摄者。我几年前参加过一次,摄影师之中有大学教授,有会计师,绝大部分人的年龄都已超过40岁。最搞笑的一次,七个摄影师参加人体摄影,居然有三个连相机都要我帮忙调试。这些年我很少参加这些活动了。”

葛向东在笔记本电脑中点开几个常去浏览的摄影网站,果然找到了好几个组团人体摄影的帖子。其中一个帖子有如下内容:即将推出外籍人体(含彩绘、性感人像等题材)预约拍摄活动;所有模特均第一次来到中国,身高173~178cm,三围符合审美标准,适合人体摄影题材;10人拍摄费用400元/2小时,私拍另约。

侯大利原本是想让葛向东观察王永强的状态,通过状态了解行为轨迹,谁知无意中接触到江州和阳州的人体摄影圈子。人体摄影模特以年轻女子为主,大多还算漂亮,又属于易受侵害群体,实在是连环杀人犯下手的好目标。

田甜来到资料室时,侯大利还在查看山南省内摄影网站,调取人像和人体图片。

田甜坐在侯大利身边,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个与自己有肌肤之亲的专注男人。这是一个具有侦查天赋的男人,在这方面能力超群;这又是一个痴情的男人,为了抓住杀害女友的真凶毅然改变了人生道路。

终于,侯大利关了网页,道:“我脸上有花吗?你一直看我。”

田甜道:“我和你原本素不相识,谁知却睡在一起。”

侯大利道:“喂,你能不能用更加优雅的词,‘睡在一起’这个用词太赤裸裸了。”

田甜歪了歪头,略微思索,道:“我和你原本是素不相识,谁知还在一起做爱。”

侯大利道:“算了,换话题,否则又要被你调戏。我想再到污水井去一趟,越琢磨这个案子,越觉得凶手行为很怪异。”

樊勇在健身房锻炼了身体,浑身是汗。大李站在他身边。

“你去不去污水井?”侯大利上车,戴上手套,滑下玻璃窗,询问樊勇。

樊勇道:“看了好多遍,没有用,不去。”

樊勇和大李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极为和谐。田甜觉得好笑,道:“大李是你的兄弟,气质神似。”樊勇摇头道:“论生理年龄,大李是爷爷辈了;论实际年龄,我比它大。综合起来,它是老大,我才是兄弟。”

越野车开出刑警老楼,田甜想起樊勇一本正经谈论大李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道:“105专案组奇葩多,个个都有怪癖。你天天都泡在案子里,生活中除了案子就没有更多值得关心的事;樊傻儿天天和大李混在一起,还想去当警犬员;葛朗台做颅骨复原时,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还乐此不疲。”

侯大利道:“你有什么怪癖?”

田甜望着侯大利英俊的侧脸,道:“我的怪癖是喜欢上一个天天啃案子的怪人。”

谈笑间,越野车来到师范后街。师范后街是一条狭窄的街道,很多老居民既生活于此,又在此做生意,产生大量骑门店。城管平时不太管这条后街,只有卫生检查时才通知各门店,要求门店将货品收进店内。

越野车体积大,开进师范后街很勉强。侯大利不想被人骂,将车停在师范后街入口处的停车场。侯大利和田甜并排而行,前往师范后围墙。田甜手里握着一支冰激凌,如小女孩一样边走边吃。

在师范后街拐入师范后围墙的道口,两人在张贴栏上看到一份“协查通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侯大利刑侦笔记3:鉴证风云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 少有人走的路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6:真诚是生命的药 少有人走的路8:寻找石头 猫武士2部曲·新语言3:重现家园 新的预言6:日落和平 新的预言2新月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