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普学习 >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

丢勒:不朽传奇

书籍名:《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    作者:弗朗西斯科·马丁·卡萨尔德雷
推荐阅读: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txt下载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笔趣阁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顶点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快眼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丢勒:不朽传奇,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471—1528),德国雕刻家、画家和作家,以及德国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复兴人物。他出生于纽伦堡,有17个兄弟姐妹,但算上他只有三人活到了成年。他的父亲是一名匈牙利裔的金匠,是他的启蒙老师。丢勒14岁那年成为画家和雕刻师迈克尔·瓦尔盖默特(Michael Wolgemut)画室的一名学徒,并在此工作了4年。丢勒素来有四处游玩的癖好,不停游历于欧洲中部以寻找工作并开展学习。1494年,他回到了纽伦堡,组建了家庭,并开办了自己的画室。随后他游历意大利,在此接触到了正兴盛起来的新式风格。尽管他曾接受过的艺术教育是后哥特式的和佛兰德斯式的,但他在该国的经历使其得以汲取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精髓。他对几何学和数学的兴趣或许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萌发的。

回到纽伦堡后,丢勒开始系统地学习数学,并得到了城里的人文主义者圈内人士,尤其是威利巴尔德·皮尔克海默(Willibald Pirckheimer)的指导。他于1505—1507年回到意大利,这一次与其说是为了研习,不如说是为了树立其作为艺术家的名声。回到家乡后,他创作了多幅画,其中一幅《万名基督徒的殉教》(The Martyrdom of the Ten Thousand)运用了他在威尼斯学到的色彩法。1512年,他被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Ⅰ)和查理五世(CharlesⅤ)任命为宫廷艺术家,并被授予终身俸禄。丢勒晚年致力于写作其理论书稿《人体比例研究》(Treatise on Proportion),于1525年分成4册出版。他卒于1528年4月6日。他的朋友皮尔克海默为其写了如下墓志铭:“追念阿尔布雷希特·丢勒,这块石碑下埋葬的是他的所有不朽。”

以下是展示丢勒透视工具的另外两幅版画:

《裸体女士》

《大水罐绘图员》

以上两幅版画都出现在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538年出版的《量度艺术教程》中



育婴堂与积木式结构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被认为是积木式结构的发明者。这种建筑手法基于预制件的重叠组装。育婴堂外立面的设计是由当时佛罗伦萨最具影响力的行会之一丝绸行会委托的,该行会是这个孤儿院的赞助者。布鲁内莱斯基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进行了规划设计。他选择了低成本材料,例如用灰色塞茵那石打造建筑物的立柱和凹槽,用白色石膏使得整体单元呈现出双色平衡感,这也成为后续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建筑的标志性特点,而这一切都源于布鲁内莱斯基当初的设计决定。较低的预算也使得他不得不雇用一支经验不足的施工队,并因此尽可能地简化现场测量工作。每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以10个佛罗伦萨布拉乔来衡量,相当于一个m,这是每一个预制件的基本测量单位。每一个预制件均可被看成是一个边长为m的立方体,立方体上方覆盖着一个半球,其直径为m,半球横截面刚好是立方体上立面。如此,立柱拱梁的宽度为m,高度为,其优雅的肋架拱顶的离地高度则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棒棒老师系列:会魔法的新老师 伴随孩子成长的小故事 爸爸妈妈我和她:童稚独白 爸爸妈妈家庭教育心理学 爸爸的游戏革命—玩出聪明孩子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成就孩子一生的50种心态 成绩单 超右脑开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