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佛是一棵树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佛是一棵树

第42节:最后一课(1)

书籍名:《佛是一棵树》    作者:房放
推荐阅读:佛是一棵树txt下载 佛是一棵树笔趣阁 佛是一棵树顶点 佛是一棵树快眼 佛是一棵树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佛是一棵树》第42节:最后一课(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第四部分:佛法中的六度空间——成就完美团队的六扇门

模块一:最后一课

写到这里的时候,这本书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一半。从四圣谛到四无量心,人类伟大的导师——佛陀,首先指明生命的真谛,再告诉我们应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接下来的六度,就是拥有快乐而完美生活的六个要诀。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纷纷扰扰,倘若没有具体的可实行方法去解决,总不能让我们都逃离世间,躲在山洞里闭关吧。

除了老师的身份之外,佛陀还是一位十分杰出的Team Leader,从佛教的创立至佛法的传播、从个人的修行到僧团的组建,要是没有一套架构完整、体系健全的管理法则,佛陀的教诲也没有机会绵延至今,现时的佛教更不会遍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西藏、中国、日本、蒙古、韩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苏联、欧美等地。保守估计,全世界佛教信徒的人数已超过五亿。

方法运用到一定程度,再加上成熟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就变成了一种艺术。于无形中化有形,才有教育和指导的效果。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与生俱来的,从来都没有天生的笨蛋,却有许多后来养成的愚痴。佛陀就是用他的善巧方便,领导众人不要永远地浪迹在生与死的轮回之中。

是生命都会有消失的一天,连佛也不例外,何况芸芸众生。

长期的四处弘法,劳顿与奔波,流逝的岁月都在释迦牟尼佛日渐衰朽的身体上留下无法抹灭的痕迹。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佛陀一直都在传经布道,满怀热情为这个充满着悲苦与灾难的世界播散欢乐的智慧之光。

在佛陀快八十岁时,他得了一场重病,极端的疼痛几乎把他折磨致死,但他以非凡的慈爱之心与超人的忍耐自制之力,一声不吭的独自承受着。在病疼之中,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是不和弟子们告别一下,不和信徒们打声招呼,就悄悄地一走了之,肯定是个非常不对的选择。不但会使他们过分的伤心,而且也会大大影响他们修道的信心。”

于是,他聚集全身的力气,奋力与疾病搏斗。煎熬几天之后,终于病魔暂时败退,做出了让步。

身体刚刚有些恢复,佛陀就来到寺院的外面,坐在一把专门为他准备的椅子上。他最喜爱的大弟子阿难尊者(注1)依偎在身边,刚刚过去的几天和佛陀感情深厚的阿难一直陪伴左右,尽心尽力地侍候他。抚摸着佛陀垂暮的双足,阿难知道与恩师分别的时刻就要来临,禁不住内心的悲伤而真情流露:“我亲眼目睹一个至尊至圣的您是在如何经受磨难,看到您遭受磨难,我觉得自己都要崩溃。您看,我都快变成爬行动物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到一点点安慰,您终于快好了,这样的话,您至少可以给我们再留下更多的教诲。”

“那么,我再讲点什么呢?众生真的还想听我说什么吗?”大觉大悟的佛陀认为,并不是他在领导着教众,也不认为佛教的发展和弘扬依赖于自己。“我现在已经是老朽不堪,我的旅行就快要接近终点,转过年就要八十岁了。要拉动一架破损不堪的老车,需要付出许多的力气。像我这样开悟的人要想做点什么也非常的不容易,只由当我深深地沉入虔诚的冥想中时,才会感到轻松与自在。”

休息了一会儿,佛陀接着说:“所以,阿难,你们更要小心在意,要好好地观察你们自己啊,切切不要去寻找什么外在的避难所。一定要牢记这个真理,千万不要到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那里寻求庇护。我走了之后,那些用智慧之灯照亮自己道路的人,那些坚持不在自我之外寻求庇护的人们,就是他们,将达到大智大慧的境地。”

等身体稍好一些,佛陀带着弟子继续云游布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几个月之后,他的状况却越来越差,最后他带着几个亲传门徒来到拘萨罗国(注2)的娑罗树林(注3),那里的人们在娑罗树之间为佛陀铺床设座。释迦牟尼佛刚刚坐下,两棵树上突然毫无征兆地落下许多娑罗花,像雨一般的洒在他的头上和身上。佛陀微微地绽开笑容,这预示着他将要走了。朝着终年积雪的喜玛拉雅山的方向,佛陀慢慢躺了下来。

阿难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悲哀,他转过身去偷偷抹去泪水,不想让佛陀看见,内心一阵阵不由自主的颤栗:“老天呀,我仍然在学习着,还没有领悟什么道理呢,可是老师却要离我们而去。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啊,尽管知道生死无常,但是我真的舍不得他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 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