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佛是一棵树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佛是一棵树

第24节:活在喜悦之中(3)

书籍名:《佛是一棵树》    作者:房放
推荐阅读:佛是一棵树txt下载 佛是一棵树笔趣阁 佛是一棵树顶点 佛是一棵树快眼 佛是一棵树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佛是一棵树》第24节:活在喜悦之中(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佛陀曾经开释说,世上有四种人。哪四种?一种是不关注个人或他人利益的人,一种是只关注他人而不在乎个人利益的人,另一种是只关注个人而不在乎他人利益的人,还有一种是既关注个人也关注他人利益的人。

不关注个人或他人利益的人有如火葬柴堆中的一根柴,中间搽了粪而两边着了火,既不能当村民的燃料,又不能充当森林中的树木。只关注个人而不关注他人利益的人比前者聪明、高明一点。只关注他人而不关注个人利益的人会更卓越,更高超。能同时关注个人与他人利益的人则是四种类别之首领,是最佳、最高和最至上的。

就有如从牛身上取得牛乳,从牛乳中提炼出乳酪,从乳酪中提炼出酥油,再从酥油的上层撇取精华,就可说是四种类别中最好的一类了。同样的,能关注个人与他人利益的人是四种类别之首,是最佳、最高、最至上的。

虽然在世间生活,我们有许多生存的方式,也有很多条足以证明是康庄大道的人生之路供你选择;比如意志之路、奋斗之路,当然,还有一条喜悦和慈悲之路。它和前面两条正好相反,走的人少,成功的却多。

是什么将喜悦带进我们的生活?你有感觉吗?是什么让你感到快乐,你能否觉察到?难道是你每天那么忙着完成你的“义务”,导致那些使你觉得舒服的事情一再的延期吗?

喜悦之路是关乎现在而并非将来。可以潇洒地套用一个本来属于禅宗,却越来越时尚的概念:活在当下。在你心中是否曾有一个这样的画面,关于有一天你真的觉得快乐时,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但是现在,在今天,就在这里,你有没有那种愉悦快乐的感觉呢?

如果你无法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生活,当下和未来,对你而言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你是否经常使自己觉得备受拖累,总让你的宝贵时间被各种无聊的麻烦填满,被一些你并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无奈填满?你有能力改变这出戏,这种能力来自你对自己的慈悲,还有你对内在的自由的感受。

你可以选择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影响,从而开始以你内在的宁静影响周围的世界。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目的和理由,关键在于你的选择。

请对自己好一些,请尊重你的生命,请活在喜悦之中。

注1:阿毗达摩教法的主体即是阿毗达摩藏(Abhidhamma Pi.taka,亦作论藏);这是上座部佛教所承认的巴利三藏圣典的其中一藏,是佛教的权威性圣典。此藏是于佛陀入灭之后的早期,在印度举办的三次佛教圣典结集时所编。

伟大的佛教论师觉音尊者(AAcariya Buddhaghosa)解释Abhidhamma(上等法;音译:阿毗达摩)为“超越法与有别于法”(dhammaatireka-dhammavisesa);其前缀词abhi(上等;音译:阿毗)的意义是显著与卓越,而dhamma(法;音译:达摩)在此则是指经藏之教法。当说到阿毗达摩超越经教时,那并不是意谓经教有任何缺陷,而是意谓阿毗达摩是开显在诸经里所无的深奥教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 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