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必变色而作:让自己拥有对生活的感受力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必变色而作:让自己拥有对生活的感受力,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孔子见到身上穿着丧服的人,即使对方与自己很熟悉,平时是勾肩搭背,甚至是在一块儿喝酒的关系,但一旦看到对方穿上了葬礼时的礼服,他会立刻警醒,改变神色,端庄严肃起来。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孔子见到戴着礼帽、穿着官服的人和盲人,虽然平常可以很亲密,但一定要表现出礼貌的样子。

“凶服者式之”,“式之”是在车上站着的时候。当看到穿着葬礼的衣服的人送殡路过时,就要用手扶着车前的横木,身体往前倾。这就代表着关切、关心。

如果看到治丧的人经过,依然舒服地坐着,无动于衷,就无法显示出内心的关怀之情。

“式负版者”,有种解释是,“负版者”是背着版图到处跑的人,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太讲得通。“负版者”比较自然的解释是背负重物的人。比如,登五岳的时候,遇到背着重物的挑山工,每个人会是什么反应?人们不会面无表情,正常表现一般是慨叹“了不起”,或者是“辛苦了”。

有一次在峨眉山游玩,我看到很多人背着水泥上山,其中还有女性,我既心痛,又觉得敬佩。

我们的肢体语言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心理状态,孔夫子面对送殡的人,反应就是“式之”,身体要往前倾,需要重视。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当你被邀请参加盛大宴席的时候,你看到主人准备的饭菜异常丰盛,你必须让主人感受到你的欣喜之情,这是礼貌。

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想想人情中的微妙细节吧。当我们自己作为主人点菜的时候,需要拿捏度,花钱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对方知道自己是认真和好客的。好比你在请客时,为了表示对朋友的重视,点了一些日常很少吃的,像龙虾、鲍鱼一类的名贵食材。当客人就餐时,如果表现出完全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大餐并不提及,还是继续聊家长里短,一脸平静,你作为主人会是什么感受?

主人为了招待好客人,尽自己的能力点了“硬菜”,结果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主人一定会很失落。所以,就算客人在家天天吃龙虾,在被款待时,也该表示一下“今天的菜好丰盛,我想多吃点”,主人一定很高兴地说“喜欢就好,多吃点”,这就是“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迅雷风烈必变”,遇到打雷、刮大风时,你的面色要变。你要认真地观察,这在古代说明了人对外在世界的关怀,对他人的同理心。

在生活中多一点感受力,我们就是活泼的、敏感的、有温度的。但如果相反,什么都刺激不了一个人——在迅雷烈风下无动于衷,吃到龙虾、鲍鱼也毫无反应,看到别人身负重物,想的是“这算什么,我自己活得也很累”,就会越活越麻木。

以孔子崇高的地位和人生的阅历,他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好吃的没吃过?但他见到背负重物的人,见到出殡的人,见到别人上了美好的酒菜,遇到刮风、打雷,他都要有反应,这就是对生活的敏感,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希望我们都能以最柔软、最真诚的姿态,来对待我们的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