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不俟驾:一举一动,都能表达对他人的重视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不俟驾:一举一动,都能表达对他人的重视,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这句话特别生动。君主要召见,一听到这个消息,孔子不等马车准备好,就立即先步行赶过去。这代表着对国君的重视程度。

古代要让马车动起来,不像今天开车,一点火就走了。古代得先套马车,把马拉过来,配上鞍子,要等半天。

国君召见,不能拖延。孔子会先朝着国君的方向步行,等马车套好了追上来以后,孔子再坐车,进殿。

实际上,哪怕孔子先步行出发,到达大殿的时间也不会更快,因为马车最后一定能追上孔子。孔子为什么会多此一举呢?因为心态不一样,必须得让国君感受到他的召唤是能让人马上执行的,不能够以一种随意敷衍的态度,慢悠悠地等待一切准备就绪了再出发。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国君命人来召唤,孔子一边立即喊“备马”,一边起身出发,等着马追上自己再上车。这特别能够体现他对国君的尊重。

这种“不俟驾”的态度让我想起了曹操。在官渡之战时,曹操的营帐外有一个谋士来投靠,曹操穿着一只鞋就跑出去了,这也是一种“不俟驾”。这代表着高兴、兴奋,也代表着对来者的重视。

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最能反映出我们不同的心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