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就不惧怕黑暗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就不惧怕黑暗,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我觉得这一句话与前面是有联系的。孔子在前文说:我是想出去做事的,但是没有人请。为什么没人请呢?也许是有人觉得孔子不好用,名气太大,又教条。

怎么办?“子欲居九夷”,孔子打算移民。

据推测,孔子是想到楚国去找工作。楚国当时属于边远山区,属于蛮夷之地,并不在华夏的范畴内。

孔子想到楚国去找工作。有人说,那里破烂得很,又简陋,又落后,可能吃饭、睡觉、洗澡都不方便,怎么办?

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刘禹锡的《陋室铭》里就用到了这个典故,这句话代表了大丈夫的气魄,以及孔子的文化自信——当我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时,我还怕那个地方没有光明吗?我走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亮了。

王阳明到了蛮夷之地,给自己的住所取名叫“何陋轩”。这个名字真够大胆的,意思是说这里住的是君子。但是王阳明很客气,说“此地以待君子”,就是等着君子来住。

王阳明到了偏远而简陋的山村,住在“何陋轩”,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教大家学习。在这个时期,他还对《大学》有了新的领悟,并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在王阳明的努力下,曾经的荒蛮之地竟然出现了一股非常重要的学术力量,他以实际行动验证了孔子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老子也说过,“为腹不为目”。“陋”是形容眼睛看到的,不漂亮、不整洁;但是“为腹不为目”,是说能吃饱就行了,不用讲究那么多外在花哨的形式。

孔子说:我去那里,只要能学习、能工作就行了,至于外在的环境是否美好,并不重要。

我特别喜欢《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他是一个屡遭迫害,但是又特别具有革命性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人。他在参观长安玄都观时,写了一首《游玄都观》,借诗讽刺当朝权贵。结果这首诗得罪了当时的权相武元衡,刘禹锡被贬在偏远的南方十四年。

十四年后,刘禹锡回到长安。此时武元衡已经死了十几年了,刘禹锡又来到玄都观,又赋诗一首,这首诗叫《再游玄都观》。

这首诗写得特别棒——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曾经的玄都观是个看桃花的地方,现在,桃花已经没有了,物是人非。十四年过去,百亩庭院中,大部分的地方都长满了青苔,不见人迹,破败得不像样子。原来灼灼的桃花荡然无存,被菜花替代了。不见过去的风雅,种桃道士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最后这句“前度刘郎今又来”,写得特别畅快。刘禹锡说,曾在这里犯事的刘郎,如今又回来了!给人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

你可能很疑惑,他上次就是因为在这里写诗而被贬,好不容易回到都城,怎么还敢写?

我想,这就是刘禹锡坚韧的性格所致吧。命运越坎坷,他越活得带劲,比那些一遭到贬谪就吓得要死的诗人气度大多了。

那篇《陋室铭》,正是刘禹锡被贬后,遭到地方官员刁难而作。

将《陋室铭》立在门前,尽显才气。刁难他的人一看,这人住这么破的房子,居然还写得出这么好的文章,自然是既生气又拿他没有办法。

如果我们也不得不居于陋室,住房条件不够好,不妨也这样安慰自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就不惧怕黑暗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