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叩其两端而竭焉:提问的艺术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叩其两端而竭焉:提问的艺术,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一段话的争议很多。

孔子说:我是像大家说的那样什么都知道吗?其实很多事我都不知道。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和上面的“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句式相同。孔子否认自己博学,他很谦虚地说自己其实很多东西都不懂。

“鄙夫”是指老实巴交的人,李零教授解释为乡巴佬。鄙夫不是一个表示尊敬的词,孔子这是在描述有人向他问问题时的情形。

“空空如也”,“空空”即为“悾悾而不信”的“悾悾”,指老实憨厚、笨笨的样子。

此处的“空空如也”,是形容鄙夫,还是孔子在说自己,有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孔子说,鄙夫跑来问他问题,他发现这个人笨笨的,什么都不会。接下来,他“叩其两端而竭焉”。

叩其两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同我们当下用到的教练式教育,比如从一个问题的开头和结尾,或者一个事件的开始和结束进行询问,问对方现在和未来打算怎么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经由不断地提醒和追问,让他彻底明白。

第二种解释是,“空空如也”说的是孔子自己。孔子说,别人问他一个题,把他问蒙了,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答。这时候怎么办呢?他不断地向别人请教,追根究底地问,尽量弄明白。

这两个解释都有道理。

到底是农夫傻还是孔子傻?到底是孔子让农夫明白还是孔子让自己明白?我个人更认同第一种解释,也就是教练式辅导的模式。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看起来是自我否定,但孔子不可能真的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知。孔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无知,他肯定是比一般人博学的。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的大意是,孔子说:我并不是全知全能,对于很多事情,我其实都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觉得我什么都懂呢?当别人问我一个问题时,我哪怕一开始不知道,最后也可以回答他。我的办法是问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头、正反两面进行追问,问来问去,他自己可能就明白了。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教育方法,能够说得通。我曾经给一些银行的董事长做过教练,我还给钢铁厂的老板、食品行业的高管做过教练。我既没在银行任过职,又没当过厂长,也没卖过食品,我凭什么给他们当教练?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焉”。

教练通常有一个辅导模型,称为“GROW模型”:G是Goal,目标;R是Reality,现状;O是Options,有什么样的选择和机会;最后是Will,打算怎么做。

作为教练,我只需要用这么一个模型,去问真正做这件事的人。

有时候教练对被辅导者一无所知,效果反而更好,因为这样就不会掺杂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不会限制对方的思维。教练最怕的是不去coaching,而去leading。coaching是教练,leading是引导。

有的教练往往是问着问着,就把自己的观点带进去,说“你为什么不试试这个方法呢”。只要教练自己的观念一出来,对方马上就放弃思考了,会说“那好,我试试”。教练结束了,但其实被辅导的人根本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方法,没有意识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孔子喜欢用提问的方式跟学生对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提问,能够让对方有所触动,内心萌动,产生一股力量。接着,在啐啄的同时,帮他把蛋壳打开,他才能够突然领悟真理。

这就是我觉得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因为孔子从来不会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他之所以让别人觉得他无所不知,一定是有一套方法的,这套方法就叫作“叩其两端而竭焉”。哪怕对方是一个鄙夫,“空空如也”,孔子也能够通过提问让他去思考,最后想明白。

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都能够学会这样的教育方法。在此,我向大家推荐《高绩效教练》这本书,能帮助你加深对于“叩其两端而竭焉”的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