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被封圣,并非孔子本意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被封圣,并非孔子本意,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经常说的“多乎哉?不多也”,就出于此。

我过去不理解这句话,现在把这句话与前面的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够领会含义。

关于太宰,有人说是卫国的,有人说是郑国的,更多的人认为是鲁国的。

太宰有一天问子贡:“孔子肯定是个圣人吧?”古代人对自己不能解释的人、事、物都喜欢进行神化,会封神、封圣。一旦封神、封圣,那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就说得通了,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弥补认知差距的方法。

比如,不明白为什么天上竟会劈下一道雷来,把树烧着了,此时,认知失调就产生了,人们就会陷入疑惑和痛苦。但如果杜撰一下,觉得天上一定有个雷神,那就好解释了。很多神话故事、传说,就是人们为了弥补认知差距而产生的。

太宰问:为什么孔子什么都会?孔子在鲁国,在齐国,在他游历的所有国家,人们遇到了任何解释不了的事情,就喜欢把孔子请出来,问:夫子,你看看这是什么?你说说这件事情是为什么?夫子一看就能回答。孔子知道的事确实很多。

子贡回答说,大概老天爷就是这样安排他的吧,希望他做圣人,所以孔子会的事比较多,又多能。

子贡对太宰的回复,让我们看到了为什么比起子贡,孔子更喜欢颜回。子贡不能免俗,他希望把孔子封圣。孔子死后,使得孔子成为圣人的最大力量就是子贡,子贡终日在弘扬孔子的文化。

使孔子封圣,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我相信这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并不喜欢装神弄鬼。子贡是个普通人,他没有孔子的境界。子贡就跟别人说,也许孔子真的是圣人。

当时的村庄并不大,东头说的话,西头就听见了。子贡对太宰说的话被孔子听见后,孔子说了一句,“太宰知我乎”。古书没有标点,这句话之后有人用感叹号,有人用问号。我认为是问号,如果“太宰知我乎”是感叹句,孔子就是在感慨自己终于找到知音了。相当于他在肯定太宰的说法——“太宰了解我,我就是那个圣人!”

这当然是不合理的。

加问号,这句话的意思才通。孔子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他不理解我为什么会那么多东西,因为我从小贫贱。”

这句话真是大实话。孔子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家里有一个哥哥,却又是一个残疾人。

孔子非常不容易,顶着一个没落贵族的头衔,实际上家里很穷。他需要干很多事情,曾经在村里给人记账,做过会计,管过祭祀的事;人家上坟,他也去帮忙;还要养猪、养羊、驾车……很多粗活儿他都会。孔子说自己小时候什么都没有,贫穷困苦,不得已才会这么多东西。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出身就是一个君子、一个贵族,他能够会这么多东西吗?不会的。

一个人如果从没有受过生活的磨炼,没有那么多的锻炼,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能力。

这一段话,非常明显地反映了孔子对自己的认知,他根本没有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圣人,他就是坦白地告诉大家,我小时候太穷,才学会了很多。

孔子什么都会,还要说自己是个普通人,这让很多普通人根本不能够接受。普通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这么多,对方还强调自己很平凡,那岂不说明自己比平凡人还笨?普通人愿意相信比自己强很多的人是圣人,是天赋异禀,是天降使命。

将孔子当作圣人,这是孔子的悲哀。孔子认为自己地位低,所以很用功,通过刻意练习才学会了一切。到了子贡这里,却变成“天纵之将圣”。神圣化绝对不是圣人们的本意。如果孔子没有一个非常有钱的学生,可能到后来就被大家遗忘了;但是子贡有钱有势,开始不断地推广孔子的文化,把儒学当成公共事业去推广,最后孔子就被封圣了。

这一段话代表了孔子的自白。他是多可爱的一个老头儿啊!我们真的把《论语》读明白、读透彻,就会发现孔子从来不装神弄鬼,从来不自诩为圣人,他就是一个非常真诚、朴实的老人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