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奢则不孙,俭则固:爱自己,但别太爱面子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奢则不孙,俭则固:爱自己,但别太爱面子,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奢侈,一种是过度节俭。

“孙”通“逊”,谦逊恭顺的意思。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奢侈的话,他会桀骜不驯。

一个过奢侈生活的人为什么会桀骜不驯?这两者有什么样的联系?电影中的富二代开着跑车,和别人说话都是抬着下巴,特别目中无人的样子。为什么一个开跑车的富二代往往就会表现得特别牛?

因为奢侈是为了面子,是为了证明或者炫耀自己某方面的实力。不少人买跑车,穿贵的衣服,拿贵的包,很大的原因是在意外在的评价,在意外在的面子,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不逊,同样也是为面子,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希望别被人看低。这两者是同一个源头出来的——在意自己外在的身份和面子,怕别人瞧不起,这都是固定型心态所导致的错误结果。

俭则固,如果一个人特别节俭,他容易固陋。固陋的毛病就比如见识短、死心眼、吝啬、待别人苛刻。

如果两者选其一,孔子认为“俭则固”犯的错误要小,而不逊犯的错误更大。

我认为孔子持这个观点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这两个状态转化起来难度不一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比如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的苦,到了晚年想过得富裕一点,这很容易。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就适应了坐头等舱的生活,突然变成骑自行车,他就会觉得受不了,可能身心都跟不上。

第二个原因是俭是恋物,只是爱某个东西;奢是恋名,恋的是外在的东西。老子说过“圣人为腹不为目”。为腹,吃饱就行,是内在需求,是本能;为目,追求感官享受,是外在欲望,是享乐。若是为名,名是虚的,则更难断,为物则易断。

所以孔子认为“宁固”不容易惹祸,也容易改。而奢因为难断,所带来的不逊特别容易犯错、容易骄傲。与其恋名,不如恋物。

当然最好的状态是,既不奢,也不俭,保持在中庸的状态。中庸就是,不仅能够做到慷慨,也能够做到爱物,不浪费。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也能够帮助别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