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乐以忘忧:自信的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乐以忘忧:自信的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有个成语叫叶公好龙,“叶”以前应该念“shè”,今天不用这个读法。古代大的县的县长叫公,小的县的县长叫尹,叶公是叶县的地方长官。可能原来有个小国叫叶国,被吞并了以后,就成为叶县。

叶公的名字叫沈诸梁,在《论语》中出现了好几次,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叶公跟孔子不熟,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叶县,叶公就问子路:“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讲讲你的老师。”

子路嘴比较笨,概括不出来,就告诉孔子:“叶公问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没说。”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么跟他讲:‘他这个人忙起来、工作起来,非常努力,连饭都可以不吃。他在这个状态中享受快乐,把很多烦恼的事都抛在脑后,每天高高兴兴带着学生不断地学习,周游列国。虽然年龄很大,但是他像不知道一样,还觉得自己活在年轻的状态当中。’”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

在社交活动中,一个人怎么介绍自己,代表着他内心的自信程度。有句话说“缺什么就炫耀什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介绍自己时强调外在地位,就没有轻松写意地介绍自己爱好的人自信,前者本质在于希望获得别人认同,后者并不在意别人认同与否。好比营销助理的名片写满了联系方式和职位,而很多成功人士的名片上可能只有姓名和电话。比如有人说:“我是外企的职员”“我是好爸爸”“我是名校毕业生”“我是海归……”介绍的全是自己的外在条件,属于社会的位置。这种介绍越是全面详细,他内心的担忧焦虑就越多,压力越大。

当一个人看到的全是身份性自我,强调并放大这种社会属性时,其压力自然会变大。因为他要配得上海归身份,配得上爸爸身份,配得上名校毕业身份,配得上外企白领身份……

怎么介绍才能让自己轻松愉快呢?“我是一个正直的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是一个特别乐于帮助的人,我是一个你可以信任的人……”以上介绍,所流露出来的自我不是身份性自我,而是本质性自我。如果这些不是说谎美化自己的话,而是你平常所展现出来的东西,那么你自然就能做到,当然就不会有压力,也就不会产生焦虑了。就像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柳永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一样。

当一个人经常性地回归到本质性自我,去看自己的特点的时候,会很轻松愉快,内心很有力量。回到自我价值观,人就有力量。

人们在社会中觉得压力大,就是因为脑子里常常想的是身份性自我,关注自己又获得了什么身份,荣誉是真的假的,我对不对得起自己的头衔,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身份,万一别人瞧不起我怎么办……但我们想想看,有人会瞧不起一个正直的人吗,哪怕这个正直的人就是一个贩夫走卒?你会瞧不起他吗?不会!因为他的本质比钻石更珍贵。

当我们能回到自己的本质,更多地看到自己内在的生命特性,而不是外在身份的时候,压力状态就会改变,人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自信,做事有章法。

孔子的这段自我介绍,没有说自己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当过鲁国的大官。孔子心中没有这些,因为这些对他来讲太不值一提了。即便流落至此,孔子也没有想到去说那些外在性的东西。

孔子对心流的状态了然于心,一个人只有又努力又快乐,才能到达心流的状态。只快乐、不努力,不会产生心流。比如一个人总去蹦迪,蹦到觉得一点劲都没有,没意思、不好玩;一个人去打游戏,打到一点挑战都没有,觉得分分钟闭着眼睛都能打过关,也不好玩。这便无法进入心流的状态,只有努力与快乐加在一起,才能叫作心流。

孔子所言,发愤忘食就是努力,乐以忘忧就是快乐,不知老之将至,就是已经进入了心流的状态。所以,孔子向子路展现的,实际上是一个活得很愉快的人。孔子更看重的是本质性自我,而不是身份性自我。

希望大家在读这一节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