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君子喻于义: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在于价值观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在于价值观,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这句话的解读有很多,有一种解释是,“喻”是明白、知晓的意思。君子非常理解道义这件事,他每天思考、了解的都是与道义有关的大问题;小人每天脑子里琢磨的是利,想着怎样赚钱,怎样获得蝇头小利。

还有一种解释是,“喻”的偏旁部首是“口”,所以是和说话有关。君子在说任何事情的时候,是从义的角度阐发的;小人在说任何事情的时候,是从利的角度出发的。

比如和某个小人讨论创业的问题,他只问这件事能挣多少钱,市场有多大,盈利点在哪里。他可能会说“我三舅做这个挣了钱,所以咱们也做”,丝毫看不到他对创业本身的热爱,也看不到他内心的理想。驱使他创业的,只有对钱的热爱,这叫作“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指的是君子在做一件事情时,首先思考的是这件事情有没有社会价值,这件事情是否能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影响,自己能够让社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君子喻于义”与“小人喻于利”,诠释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句话既可以对外使用,用来判断一个人更为看重的到底是利还是义,用来评估和识别他人的境界,也可以对内运用,用来审视自己,看看你跟别人沟通或者讨论问题时,是更多地关注义,还是更重视利,放于利而行。

《论语》的第四篇,每节的文字普遍不长,却产生了大量的名言。就如同这一节,短短的一句话,简洁而充满哲思,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