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攻乎异端:如何对待不同的意见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攻乎异端:如何对待不同的意见,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句话中,“异端”是指不同的意见。关于这句话,最少有四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治理和疏导那些异端,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这种理解认为,孔子说的这句话是指不允许世界上有不同的声音。异端是创新,但异端可能带来挑战。异端出现的时候,你要去治理和疏导它,那么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第二种解释:攻乎异端的“攻”,可以理解成攻击、治理、攻克、主攻,就是朝一个方向使劲。“攻乎异端”,就是你不断地研究那些极端的、边缘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有害的,去研究这些东西自然也是有害的。

第三种解释:打击不同的意见是有害的。

这和第一种解释截然相反。你如果去攻击那些不同的意见,不让异端发声,世界便会失去制衡,永远只听得到主流的声音,这样的状态是有害的。这种思想也很先进。

第四种解释:孔子的时代并没有“异端”这个说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朝才推崇的。在孔子的时代,他的思想并没有成为主流,孔子怎么可能把别家定义成异端呢?在儒家发展的后期,甚至学墨子、杨朱的人都比学儒家学说的人要多。既然如此,异端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成走极端。

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如果一个人不会允执厥中,而是走极端,则是有害的。

以上四种解释,听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个人更倾向第三种解释:打击不同的意见是有害的。

孔子是知道世界有容错性的。比如,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见到了很多流浪的人,也见到了一些道家的人,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不是打击,孔子认为这些人只是跟自己不一样,但是别人有别人生活的方式,不要去打击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社会要有一定的容错性,我们要允许有人像庄子那样,不想当官,只愿与山林为友;像老子那样,坚持无为而治,从容淡然;像墨子那样,为做公益事业而身体力行;像杨朱那样,“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当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时,害处就少了。就像我们治理沙漠一样,治理沙漠的方法不是让所有沙漠消失,因为沙漠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不允许它存在。如果将所有沙漠都种上绿植,最后就会生态失衡。要让自然拥有自然的样子,不要极力地去反对和消灭一些不同的东西。

对这句话,我想我们还没有悟透,不需要把它当作座右铭。我们要理解《论语》中很多话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吸收对自己有益的内容和解释就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