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普学习 >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第37章

书籍名:《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作者:秦林
推荐阅读: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txt下载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笔趣阁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顶点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快眼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第37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再看现在社会天天都在变化,变化得连规范词语都可以随便地被篡改了,更有一些让匪夷所思的新名词被立成了专业术语。

比如前几年经济圈出了个词语叫“知识经济”。什么叫“知识经济”?大家多个心眼揣摩了吗?你一揣摩,你就不难发现这个词语是一个大笑话:知识是知识,经济是经济,知识怎么能用来修饰经济的性质呢?如果知识可以修饰经济,那么知识政治,知识军事也同样成立。诸位说是不是?

遗憾的是,分明是大笑话,结果大家都跟着说;分明应该咬,谁也不去咬。此乃莫大讽刺矣!

还是经济圈,最近又冒出来一个新词叫“拐点”,大家都觉得新鲜,也跟着喊拐点,这也拐点,那也拐点,甚至有些人还出“拐点”的书,开“拐点”的讲座,请问,你知道拐点是什么意思吗?你不知道,还大谈什么“拐点”,那不误己也误人吗?

为了使自己不被“拐点”所“拐”,我查过“拐点”的原意,这只有学数学的人说得清:原来它的意思是指二阶导数从正到负或从负到正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的导数值为零,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长度,你动辄说什么“拐点时期”“拐点中发展”“突破拐点”云云,这就有些扯淡了。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新鲜词”听似很新鲜,它丰富了人与人、学术与学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对话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有许多新鲜词只重时髦,不重汉语规范,当然,有的新鲜词是积极的,正亟待日后的规范,但有的是明显的错误,是新糟粕,永远也收入不了词典中。我们在接受新鲜词时,应该先咬一咬词义,不要跟在“大流”后面人云亦云。

我们都说知识无止境,语言知识同样也无止境,出错在所难免,但你别忘了,在新词面前多“咬”一“咬”,就使自己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往上提升一格,如果你不注重这方面的历练,那么你的语言就会常常出现错乱,就会漏洞百出,轻则贻人笑柄,重则酿成大祸。

------------

二、多个心眼“咬”别人(1)

------------

“咬”别人,则要从两个方面多加心眼去看待。一是洞穿惯性语式中潜藏着的纰漏;二是要当心被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所玩弄。

关于惯性语式中潜藏着的纰漏,这种情况不去推敲则已,一经推敲,漏洞就来了。

从行业上讲,我们常听人说律师很会玩文字游戏,特能抠字眼儿。不知道当你听到这样评价之后会作何感想?你再想想,如果没有“咬人”之文的能力,谁还雇你当律师呀?

不当律师的就可以滥用惯性语式了?当然不行。

最近,政府将“科学性教育”提了出来,大家都莫衷一是,我想绝不止我一个人感觉这个提法又很怪诞。当然,这用于做文章可以,但你若是作为一个官员,上台演讲时提到这个词,就要注意这个惯性语式该顿于何处了,如果顿在“科学”上,那么会产生什么效应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再比如中国人语式惯性里动辄就提“精神”二字,我很赏识《亮剑》这部电视剧,但这部片提出的“亮剑精神”显然是小题大做,“亮剑”是什么?是剑道的一种动作,怎么用于修饰“精神”?如果一种动作都可以修饰“精神”,那么,“开枪精神”“卧倒精神”“射击精神”也就会合理存在了。

再看,我们常常用“我很……”来作为惯性语式中的主谓格,但“很”同样表程度,后面不能用名词,冷不丁冒出一首歌叫《我很张含韵》,这样的歌名不是创造,也不叫革新,结果却被大肆炒作,唱火了,火的后面是什么呢?我办公室几个人开始以此作喙头开玩笑:你很计算机,他很桌子,大家都很北京……

当然了,在惯性语式中,那些非有意的而且是因为快语流造成的口误,这都属于正常,我们没有必要与人家玩心眼“咬人”。

比如电视台体育节目中的解说员,把足球的“临门一脚”说成“临脚一门”,把“球员把教练抛起来”说成“教练把球员抛起来”,你听一听,一笑了之罢了,倘若你一笑不能了之,撰文愆尤,那就不叫多心眼,而叫无聊了。

同样是电视节目,像我前面提到的问题在主持人身上屡屡出现,这就不叫口误,而叫用语不严谨。用语不严谨原因多出在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二是本身知识底蕴不够;三是爱标新立异。

比如体育赛事电视直播时,解说员注意力必须十分集中,不能一边解说着足球比赛,一边还想着女排或篮球方面的事,否则,就会闹“1号守门员郎平把球抱在怀里”或“11号姚明拔脚怒射”之类的笑话。

比如央视有一年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主持人在出题时把西方著名油画家米开朗基罗读成了米开朗罗基,这是知识底蕴问题;比如在球类比赛中,解说员看到对方失误给己队送分,大喊“好球”,这就是用语不严谨问题。

比如赞扬某球员时说“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脑子打球”。言下之意就是“别的人都是用屁股打球”,而这类愚蠢的标新立异语言,在解说嘴里不断出现,你说当解说员的,不靠平常多留个咬咬文、嚼嚼字的心眼,这类俯拾皆的是错误几时能得到改观呢?

再说“咬人”是为了自己不被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所玩弄。

我所说的玩文字游戏,指的是在社会上产生负效应的文字游戏。这类游戏大抵是使用者有意无意的逃避文字的规范字义,独辟蹊径、管中窥豹、以偏概全,表面上给人一种“另解”的假象,事实上是属于破坏原词义的“忽悠”行为,这种“忽悠”导致的恶果,使得原来的词义出现变味,有的甚至走向反面。

比方曾有一段时间,“知识经济”这个词人人都能朗朗上口,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字游戏。知识就是知识,知识里面怎么能产生经济呢?但有几个人能多个心眼去想想,如果“知识经济”成立,那么“知识政治”“知识军事”“知识科学”是不是也成立呢?这本来应该倒过来讲,但文字游戏这么一玩,多少人迷糊了呀!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借此将这个词抓来“咬”一“咬”。

我们都知道,“的士”(taxi)“幽默”(humor)都属于英文泊来词,现在常在一些报端看到的“杯葛”同样是英文(boycott)的泊来词,这个词原意是指一方与另一方断绝关系,或是抵制某种活动。变成中文后,动辄叫出“杯葛行动”“杯葛运动”“杯葛活动”云云,若不多个心眼去推敲,感觉没什么毛病,多个心眼一推敲,发现这玩弄的就是生造句的文字游戏。在这种句式里,你杯葛谁的行动、运动和活动呢?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我对“杯葛”的不规范用式也是非“咬”不可的。

再看现在社会上处处都在讲“厚黑”。请问“厚黑”有多“黑”?作为“厚黑学”的创始人李宗吾先生,他的《厚黑学》本意讲的究竟是什么?你多个心眼想过了吗?推敲过了吗?

学中文的人应该都明白,《厚黑学》原本是从反面立意,以哲理的手法,讽刺民国初期国民党当局官员的政治与经济的腐败。著书者的目的是想让人看懂世事,而不是要人都变得心狠手辣。由于李宗吾先生语言辛辣,结论惊世骇俗,后来被文坛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十大奇才怪杰”之一。

《厚黑学》面世数十年以来,从来没有谁故意去扭曲过先生的本意,就在近几年,突然有人对“厚黑”大感兴趣,并在“厚黑学”上大做文章,堂而皇之地把先生的大“虎皮”拉出来,作为恶意诱导和怂恿人“学坏”的大旗,哀哉——这让我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好比刀本无罪,但是被人拿去杀人,就成了凶器。在这种玩弄文字游戏者手里,《厚黑学》难道不已经成了杀人的凶器了吗?

我足有理由说,制造这起“凶杀案”中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现在已经走出或正在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求职心切,受伪《厚黑学》负面影响深重,把适应社会的首要手段曲解成就是不要脸,心狠手辣,会耍阴谋、玩诡计。他们并没有多个心眼去想,选择用伪《厚黑学》的“厚黑”理论来包装自己,即使能获得一份工作,那必然也会为此付出代价。让我搞不明白的是,理科毕业生受伪《厚黑学》玩弄尚且可以理解,而事实上在大学里必修李宗吾《厚黑学》的文科毕业生,怎么也同样对伪《厚黑学》趋之若鹜,同样受伪《厚黑学》所玩弄?他们的心眼哪儿去了?真可谓“黑色幽默”了。

------------

二、多个心眼“咬”别人(2)

------------

以上我通过“咬”自己和“咬”别人两个小话题,阐述了我对“咬文嚼字”重要性的基本认识。现在将我的观点作以下简要的小结:

其一,随着网络语言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各种不成规范和永远也不可能被规范的生癖词藻以酷词、时髦词、方言词、新鲜词的名义,开始大举入侵我们规范的汉语体系,也给我们的正常对话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对这种现象,没心眼的人跟着狂热地瞎起哄,有心眼的人知道怎样尊重自己的母语规范,在混乱中仍能冷眼静观,不入俗流。

其二,尊重自己的母语的最基本素养是尊重规范汉语语式和汉语用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成交高于一切 异侠 异度学院 石·玫瑰·剑 净世 宇宙之魂 魔法与剑 林肯传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公共基础 激发无限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