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四十九、大衍之数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四十九、大衍之数,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天地万物如何衍化而来的

易经系辞里,有两组数字很重要,上一讲我们讲了“天地之数”,天地之数很明白,天数与地数相加就得出五十五的结果。而这一讲的“大衍之数”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我们知道天地之数是由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相加得来的。大衍之数五十,这个数从哪儿来的呢?这个就很麻烦了,从秦汉以来,历代大家各有各的说法,没有哪一家的解释,能超过一半人的认可。我这里列举几个易学大家的说法,各有其理。

邵康节认为:“大衍之数是指天数的倍数,天数二十五,倍之则五十,一象太极,故虚而不用”。荀爽认为:“共有八卦,每卦有六爻,加上乾坤各一个用爻,也就是乾坤卦的用九与用六,只有这两卦有用,总计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因乾卦初九明言:潜龙勿用,也就是五十个爻,有一爻不用”。郑玄认为:“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五行通气,五行减五,剩下五十”。朱熹认为:“是河图中宫天五乘以地十而得之”。现代易学家金景芳认为:“大衍之数五十,应为天地数五十有五,在传承的书中后面可能脱漏了‘有五’二字”。

如此看来,各家都有其理,好象荀爽说得挺符合这个理的,但是,六爻卦是六十四卦,不是八卦。那么,大衍之数为什么是五十呢?我们先要清楚“大衍”是什么意思?

何谓大衍之数?大者,太也;衍,从水,从行。大衍,太极的演化和流行,则是阴阳的演化与流行,也是推演天地万事万物所用的数。在后面《系辞》第十一章中有写太极演化过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演化完了,演化天地之数则为:太极:太一;两仪:阳一,阴二;四象:太阳一,太阴二,少阳三,少阴四;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些就是大衍之数,推演出天地万物,其总和正好是五十。一象太极而不用。我们知道,关于易之演化,《系辞》接下去写的是:“八卦定吉凶”,也就是说,八卦之后并没有继续写太极演化了,八卦生成,天地万物演化就结束了。当然,这也是一种说法,至于对与不对,是不是穷极作易者当时之意,则不敢臆测,只能说这种解释较为与易道说得通。而不是求这种说法就是最正确的。

当然了,也有人研究大衍之数,是把五行之数和15(从1到5相加),天干之数和55(从1到10相加,与天地数同),地支之数和78(从1到12相加),共148,为大太极之数,除以3得49余1,来论证“其用四十九”,余1为不用,所以大衍之数为五十,其用四十九。总觉得这个解释虽有些道理,但太牵强些。可以说无定论的理论永远会让我们感兴趣,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分而为二以象两”,这是演化成卦的过程的第二步。古人起卦用的是蓍草,蓍草是一种长在西北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知道草本植物生长期是达不到一年四个季节的,多是两三季,而蓍草却能够多年生,肯定经四时,古人认为这种能经四时的草是有灵性的,所以就用来当成卜卦的用具。把蓍草做成大小长短一样五十根,这就叫蓍策。卜卦的时候先去一根不用,只用49根来演算,这也就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也就是卜卦的第一步。然后把剩下的49根随意分开成两份,左右手各拿一份,象征太极生阴阳两仪。

“挂一以象三”,这是第三步,就是两份蓍策之中分挂其中一根蓍策出来,配合两仪用以象征天地人三才。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这是第四步,将蓍策以四为数四根一揲,四根一揲分开,用以象征春夏秋冬四时。

“归奇于扐以象闰”,这是第五步,将(左份)分揲后最后余下的奇作零头蓍策归到手指之间的夹扐(于左手无名指之间),用以象征闰月。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因为五年中有两次闰月,所以再次将(右份)分揲后最后余下的奇余零头蓍策归到手指之间的夹扐,而后别在一挂反复揲算。

通过如此三次揲算可以算出一爻,推算出一卦六爻,就需要十八次运算就成一卦了。

这是用蓍策起卦的运算过程,基本是利用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过程,这是一个大衍的过程,大衍的数难道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