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十六、弥纶天地之道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十六、弥纶天地之道,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无所不包的大学问

我们从这一讲开始,讲解《系辞上》第四章的内容。这一章与前面三章不同,这个章节开始讲《易经》的哲学思想了,是我们读懂《易经》的最为关键的钥匙。所以,非常重要。第四章开篇就给《易》一个定位,而且是一个非常高的定位叫:弥纶天地之道。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此处之“易”,指的是《周易》中的卦象卦爻及其义理,这里包含着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还有此前的《连山》《归藏》等易,即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易道”。接下来讲到的“天地”,不仅指我们抬头看到的天与脚下的大地,还指无形的大宇宙,还有下文所说的天文和地理,即阴阳变化的规律。所以这个“易”包含的内容还是蛮多的。

这里的“准”字是齐平、相等的意思。什么是准呢?所谓“准”,其实就是通过水的水平面来定出一个平的基准。我们古代建筑的工匠,当他要定出地的水平或基础平面的时候,就会用“准”来定水平。“准”和我们现在用的水平仪差不多。像我们所说“规矩”,实际上也是一种工具,画方的叫矩,画圆的叫规。所谓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所讲的规矩,就是工具,引申为一定的规则制度等。所以这里的“准”与“规矩”的用法是一样的,都有准则的意思。“《易》与天地准”,也就是易这门学问中所蕴含的内容和规律可以和天地的内容和规律齐等、相同,甚至可以作为天地规律的一个准则。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什么是“弥纶”?先把这个词弄清楚了,这句话基本就明白了。“弥”就是弥漫、遍及一切之处。正像佛教里面经常说“尽虚空、遍法界”,宏大无边,这就是“弥”的感觉。即是说广泛、宏观地包罗了一切的事物。再说“纶”字,这个字呢有两种读音:一读(guān),指头巾,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羽扇纶巾”,就是用的这个意思。在这里读作(lún),原本是指蚕丝混乱的时候,将它整理至井井有条。将混乱的蚕丝弄整齐,就是纶的意思,也就是治丝;引申是有条理、治理;再引申为在细节方面做到非常有条理。你看这“弥纶”这两个字用得非常妙,“弥”就是宏观、广泛地包罗了天地一切的内容。“纶”就是微观、细致地将天地之内有关的事物和规律详尽细微地表达出来。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假使有“弥”无“纶”,就只有广大、空泛到极点,无法反映出天地真正的内容和规律。假使只有微观的细致描写,那就会有只见石头不见大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小不知其大的缺点。“弥纶”两个字用得非常好,准确表达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了《易》这本书对天地事物无论是巨、细、宏、纤,都毫无遗漏地包括其中。“天地之道”,这个“道”字意义极丰富,勉强可解作内容和规律。这句话是说,所以它就将天地的内容和规律包含在里面。注意,天地之道并不等如天地。天地之道只是说天地的规律,而天地是指具体的天地。

实际上,我们把《易经》这部书,看作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源,也正是因为能够弥纶天地之道。也就是一切的学问都由此出,所以,它才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智慧中的智慧”。凡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切学问都源自易道,不管是哲学思想的内容、社会经济的治理,还是医学、建筑实用的知识,或是伦理道德无一不出自易经。

《周易》,作为一个符号与文字合一的结构系统,是天人地为一体的全息缩影,蕴含着宇宙间诸般生命形式变化的对应信息。这就是“弥纶天地之道”。学《易》之功效,怎么说亦不为过的。这样的学问虽过往千年,但历久弥新,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留下了延绵不衰、永泽后世的智慧财富,给了千百年来许多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以新的启迪,使其发现了更多的宇宙自然的规律。从这个意义来说,《易经》真的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