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书籍名:《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作者:李浩源
推荐阅读: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txt下载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笔趣阁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顶点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快眼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五,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陈子昂出狱半年后,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造反。原因很简单,边疆将领对他们横加侮辱、视如奴婢,二人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李尽忠杀了将领,扯起反旗。女皇大怒,突厥、吐蕃来骚扰也就算了,怎么连契丹也开始不安分?于是召集大军,令武三思统领征讨契丹。临行时,还告诉天下人,从此以后这两人的名字,一个改叫尽灭,另一个改叫万斩。女皇想用诅咒为官军助威。

谁知武周的先锋队遭遇埋伏,全军覆没。几个俘虏听说契丹缺粮,便趁着契丹人防备空虚,逃了出来,回去报信。大部队得到消息,大喜过望,迅速出击。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契丹的计谋,目的就是诱敌深入,在周军不甚熟悉的松漠山陵间,打一场伏击战。不久,大部队进了圈套,死伤惨重。而契丹人顺手用缴获的军印,向增援的武周军队传假情报,又打了一场保卫战。数万人马,在辽西被契丹杀得人仰马翻——这让帝国和女皇的面子往哪儿搁?!武则天火冒三丈,立马任命侄儿武攸宜,募集天下囚犯、死士,率军迎敌。

陈子昂觉得这么做不太合适。虽然打了败仗,但问题不在士兵怯懦无勇,而在主将疏忽大意。国家还有很多正人君子和清白良士可用,把囚犯送上战场岂不是让契丹看笑话?一个契丹就把帝国搞得紧张兮兮,周围虎视眈眈的突厥、吐蕃又怎么想?虽然才从监狱里出来,但陈子昂认为,进言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不得不说,并主动请缨,参军北上。

武则天部分采纳了陈子昂的建议,随即任命陈子昂为武攸宜的参谋。参谋官位虽低,但与当年的乔知之一样,都是皇帝在军队中的代表,责任还是相当重大的。如果得胜凯旋,陈子昂的运势可能就此高走。又有了报国和出头的机会,陈子昂非常高兴,和前来送行的朝臣、老友正式告别。旗帜一挥,符节已授,大军浩荡出征。

不幸的是,陈子昂的上司武攸宜并没有什么平定契丹的大略。武攸宜的战略重点就是守。可就在武攸宜坚守不出的时候,孙万荣率兵马直抵幽州,杀害数千百姓而去。河北突然变成前线,百姓一片恐慌。名将王孝杰打算追击,却在东硖石谷遭遇伏击,本人战死,全军覆没。武攸宜看到这个阵仗,吓得没了主意,龟缩不前。若非狄仁杰及时赶到河北安抚,河北恐怕已经乱作一团。

诗人毕竟是诗人,再成熟的头脑,也挡不住天马行空的想法。参谋陈子昂,又一次冲在了最前列,他向武攸宜请命,分出精锐,迎战契丹。武攸宜胆小如鼠,礼貌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战事越发吃紧,武攸宜不仅龟缩不出,甚至自乱阵脚。陈子昂很失望,他又一次冲到了武攸宜的营帐中,争辩起来:“陛下把军队交给您,胜败在此一举,怎么能这么草率呢?希望殿下能够整饬军队,申明军纪,审慎决策,找到契丹的弱点,一举溃敌。目前军心不稳,人人惶恐,一旦有变,后果难以设想。”武攸宜看陈子昂是个知识分子,不愿意接受他的指挥,又一次婉拒了他的建议。陈子昂没有放弃,过了几天,又把同样的内容给武攸宜讲了一遍。这次武攸宜火了,干脆把陈子昂赶去负责文书工作,陈子昂又一次被迫闭上了嘴巴。

六月,就在武周大军压境之时,契丹的军队突袭赵州,屠城之后扬长而去。可笑的是,突厥默啜可汗主动偷袭契丹大营,奚族趁火打劫,背叛契丹。契丹首领孙万荣来不及反应,逃跑时被杀死在途中。首患已除,武周军队“得胜”。武攸宜寸功未立,却自称“得胜还朝”。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深深刺激了陈子昂,更令陈子昂不悦的是,武攸宜加官晋爵,自己反而继续在右拾遗的位置上苟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