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普学习 > 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

囚徒困境

书籍名:《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    作者:乔迪·德罗夫
推荐阅读: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txt下载 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笔趣阁 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顶点 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快眼 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囚徒困境,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零和博弈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其设计者为艾伯特·W.塔克。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即两种力量之间存在冲突,双方可以选择对抗或者合作,比如价格大战、广告宣传或者军事竞赛等等。

这里的“困境”一词是针对“囚徒”而言,指的是两名囚犯入狱之后是否应该揭发对方。不过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其应用范畴十分广泛。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军事冲突问题十分有趣,从中可以看出,“博弈”中产生的损失和收益可以直接体现在人类生活当中。

两大政权P1和P2之间存在冲突,需要制定武装政策。

有两种独立策略供其选择。

A:拒绝合作,独立武装,做好备战。

B:接受合作,放弃备战,或者至少解除部分武装。

可能产生四种结果,(A,A)、(A,B)、(B,A)和(B,B)。其中每一项的第一个数值是P1的策略,第二个数值是P2的策略,具体情况见下表:

我们也可以给各种策略混合后的结果赋值(使收益数据化)。鉴于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收益是不同的,所以每一格中会有两个数值,第一个对应P1,第二个对应P2。

艾伯特·W.塔克(1905-1955)

塔克在拓扑学、非线性规划和博弈论领域都有重大贡献。他曾就读于多伦多大学,主修数学,并于193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了博士研究。后来,他曾相继进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最后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任教时间达20年之久,直至1970年。1950年,他提出并首次阐述了博弈论中最著名、最有趣的悖论——囚徒困境。这从根本上发展了梅里尔·弗勒德和D.德雷希尔拟定的冲突与合作模型。

他不仅研究工作卓著,还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教师,十分热衷数学教育。他还参与了一些中学教育项目,并担任美国数学协会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纳什就是他指导的博士生之一。

这样我们就能得到如下收益矩阵:

这样一来,困境就很明显了。P1该怎么做?不管P2怎么选,对P1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备战。在P2选A的情况下,P1要是选择备战,其收益为2,否则为0;而在P2选B的情况下,P1要是选择备战,其收益为5,否则为4。对P2来说,这些结果有对称性,这说明不管P1选什么,P2最好也选择备战。因此,可以说,方案(A,A)达到了非合作均衡,即双方都备战,收益都为2。这似乎就是该博弈的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一方放弃备战对另一方来说,形式更加有利(收益更高),而且,双方要是都不备战,就能获得最大的整体收益。这样一来,假如双方都不愿意合作,那么最佳结果(4,4)就不可能实现。可是如果一方选择合作,那么他们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方会采取什么行动。只要对方不愿意合作,他们就要接受最低收益;因此,在这场博弈中,信任变得至关重要。没有了信任,双方都会设法保护自己,以防对方采取不合作策略,最佳结果根本无法保证。

还有很多其他的现实情境,一般来说没有上述例子那么极端,而且参与者有可能实现合作,尽管这并不容易。参与者往往要进行多次博弈,所以一些重要因素,比如声誉和信任,就变得极为重要。也就是说,参与者会逐渐意识到他们之间存在互惠互利。在这个例子中,与无度的军备竞赛相比,放弃备战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仅能节省大量开销,而且还能避免最终的两败俱伤。不过,合作只有长期执行才能有效。

尽管囚徒困境是一个博弈论模型,但其中心问题由来已久。英国政治家、哲学家,《利维坦》的作者托马斯·霍布斯,就曾在其专制主义理论化的过程中,分析过一种与该困境类似的社会演化情境。霍布斯认为,社会的自然状态是混乱的,只有竞争才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合作,就要给参与者施加限制,并确保他们能够遵守。在霍布斯看来,社会契约就是合作结果的强制,社会必须服从政府仲裁,因为要么竞争,要么合作的决策权不能交到个人手中。

在商界中,也有可能出现类似囚徒困境的各种情形。某些行业竞争激烈,参与者往往会通过放弃某些机会来获取优势,因为他们认为,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对他们个人尤其如此。就像书店会达成协议,折扣不能高于一定的幅度(例如10%)。这其中有一些牺牲,但各方为了提高销量,都会仔细考虑,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一方不采取这项措施,其他各方也会效仿,继而流失额外的收益,增加其实际成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恋爱中的苏格拉底:哲学入门十讲 表达力:人生情商课 岸萤 儿童发展心理学 记忆记忆 南货店 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第一卷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 我想要两颗西柚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