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百年变局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百年变局

七、知识产权博弈的实质是利润控制权博弈

书籍名:《百年变局》    作者:王文
推荐阅读:百年变局txt下载 百年变局笔趣阁 百年变局顶点 百年变局快眼 百年变局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百年变局》七、知识产权博弈的实质是利润控制权博弈,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全球产业格局重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虽然转出了,但是他们对于最终产品的消费却不降反增,西方跨国公司的利润也是不断上升。可以简单说这是一种“不劳而获”。这种“不劳而获”的基础,源于国际知识产权体系的实质安排就是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成果变相地无偿输送到发达国家。

一个例子就是长期逆差国美国,美国的经常项目长期巨额逆差说明美国进口的最终产品远多于出口的,也就是它在大量“买东西”。然而在“买东西”的同时,与“东西”相关的资金出入,美国却不是“花掉了钱”,而是“挣到了钱”。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并非世界第一创新大国,其知识产权主要来自历史积累,2009年以来每年排名全球国际专利(PCT)申请量第一的是中国,而且领先幅度很大。中国新增发明量多是由于新发明主要源自工业生产过程,仅仅是为客户需求而改进工艺和产品设计,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而美国的知识产权之所以显得强大,更多的不是来自创新,而是强大的律师队伍。发明产生于工业过程,但把发明知识产权化成为专利是律师的工作。美国大企业往往聘用大批律师注册大量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专利,不为创新,只为“圈地”。

这种格局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iPhone手机的生产过程:苹果公司负责形成专利,但制造是在中国的富士康完成的。实际上,富士康在制造过程中已完全可以掌握全套技术,但是富士康不能自己生产——这并非技术水平问题,而是法律问题。说白了,专利体系是一套法权秩序架构。拥有专利的实际意思是拥有相关权利,并不代表技术上胜人一筹。

工业中最重要的东西其实不是技术水平,而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一套“工业生态体系”,决定着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范围和生产能力强弱。如果只有一些高技术的工厂但却未能形成完整集群的话,那就意味着这几家工厂其实只能作为别的更大集群的一个环节,上下游都要受制于人。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其实是一定会提高的,因为现实中的工业技术其实是“做则会,不做则不会的”,不掌握某些技术的真正原因是“没有生产这些产品”而非“学不会”。

工业中最核心的东西也不是关键技术,而是标准。标准是成套的,掌握一套标准意味着别人的生产也必须围绕着你的标准来进行。而掌握标准是要建立在拥有庞大工业集群基础上的。

目前,中国虽然拥有了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产业集群,但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是按照别人的标准。这是在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中形成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没有与国际市场对接的产业体系,是靠引进外资来建立新标准工厂的。与外资合作的方式被称为“市场换技术”,实际上中方是以土地、厂房、人力等要素入股的,而外方是以资金和技术入股。外方的这种技术入股实质上就是让设在中国的工厂来生产他们的专利。但这些专利很多都是非转让的,继续由外方持有。即便专利转让给中方,其实整套技术标准也在外方的国家,他们可以根据掌握的标准的不断更新出新的专利。

在这种格局下,中国的很多GDP其实是由在华的外资或合资企业生产出来的,这样虽然中国的GDP很高,但利润却很低,形成了“中国制造,美国利润”的局面。这种情况的一个后果就是:中国的官方外汇储备虽然高达3万亿美元,但按照国际投资头寸表计算,中国就将从一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家,变成一个债务国,这个债务的来源就是“美国利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准备:我们必须要让孩子做好准备,不能让运气或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 秩序给我自由 阿斯本文稿 巴彻斯特养老院 白猿 不过是插曲罢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达洛维夫人 黛西·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