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书是一件枯燥而又繁浩的事情,而所谓“精校”又更加上几分的累人,毕竟,两眼盯着两块屏幕(电脑一块,校改;kindle一块,对照),长时间做着“删除——改正——删除——改正”的重复动作,不过即使如此,仍然会漏掉不少错误——到底OCR也是非常智能的,把“袄”识别成“祆”,“干”识别成“千”,在密密麻麻的word文档中,是不易被察觉的。
所幸,这只是一本三十万字左右的现代文作品(当然,也有一些《金瓶梅》引文,但其实也非文言),像某次看到的hi-pa论坛的仁兄,校对皇皇巨著《资治通鉴》,那勇气、那决心、那毅力,顿使某生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之五味杂陈之感,不过在下下了那本大作,翻看唐纪,武后的几卷,仍发现不少错讹,如某处当为“太后”之处却躺着“太宗”两个大字,孰不知彼时太宗文武圣皇帝早已崩殂几十载了,焉能出来呢?闲话休絮,却说这么个三十万现代文作品(作者虽为台灣人,但读来其实并无多少不适,比较有地方特色的用语也不过“正妹”、“Q”等寥寥数字,以此想来,两岸文化却还是通的,这也是两岸之幸。
作者侯文咏,竟是一名医师,一名医师而能对《金瓶梅》有如此通透之读后感者,诚一稀奇事,这不禁叫某联想起另一名吾人非常喜爱的台灣人蒋勋来,蒋先生以治美学著称,而却出了一百六十集讲解《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录音,后来又出了书,在蒋先生的口中,不再有索引还是考证的论争,只有用心的解读,套用亚马逊一位用户的评论“这是一部让没有阅读过原著的人生出阅读的想法、让阅读过原著的人生出再一次阅读的想法的好书。”诚如厮言!《没有神的所在?金瓶梅私房阅读》亦是这样一本好书。
2014.12.14。
校者并电子版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