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大风长歌仁者无敌:发现一个真实的刘邦全文阅读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大风长歌仁者无敌:发现一个真实的刘邦

第三十六章 大风长歌(11)

    谨以此书祭奠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刘邦及其他所创建的大汉王朝!

    谨以此书与即将创造无数辉煌的炎黄子孙共勉!

    后 记

    当敲完最后一个句号时,已是凌晨两点,四周静悄悄的,邻居都已进入梦乡,偶尔传来几声呓语。和许多“北漂族”一样,我住的是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一间挨一间,几乎没有隔音效果,任何一点响声都能传出很远很远,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躺在床上,却了无睡意。是兴奋?是惆怅?是喜悦?是困惑?说不清!

    第一次动笔勾画《大风长歌 仁者无敌》,那是十年之前的深秋。原因也很简单:不明白为什么刘邦被当作流氓,总感到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在纸上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画就是十年!

    十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瞬间,攸忽而逝,而对于行走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来说,它却是一段不短的岁月。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

    其间有多少彷徨,有多少辛酸,有多少痛楚,有多少苦闷,皆已随风而逝,留下的是40万字的厚厚的书稿。

    不少善意的朋友劝我:你这样做值得吗?

    也许值得,也许不值。

    但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无论如何也不能推脱自己的责任,即:要坚定不移地弘扬民族文化,要给当今的民族精神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大汉雄风浑厚博大,质朴凝重,如黄钟大吕之铿锵、如黄土高原之厚重、如九曲黄河之绵长,支撑着多灾多难的华夏民族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当今世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用汉魂支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要做真正的大写的“汉”人!

    刘邦及他所创建的大汉王朝就是我们民族的魂!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曲《大风歌》传唱了两千多年,传颂出大汉王朝雄浑的气度和博大的情怀。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来说,刘邦和他创建的大汉王朝给我们民族的历史打上永不磨灭的烙印,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刘邦和他所创建的大汉王朝的基因。对于刘邦这位我们伟大民族的伟大祖先来说,必须要擦去蒙在历史上的灰尘,还原其真实面貌,以找回祖先的博大胸襟和卓然人格,找回祖先的质朴坦诚与仁义忠信,找回博大凝重的泱泱汉风,找回我们民族的梦想与光荣。

    正是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正是这种对理想和信仰的忠诚与执着,促使瑞红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也许是不自量力,也许是“庸人自扰之”,也许是别人眼中的“不成熟”——

    然而,既然是一名炎黄子孙,血管中还流淌着先人的血液,就要竭尽全力去呐喊,就要义无反顾地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虽千万人吾往也!”

    在此书的创作过程中,得到包括朱绍侯先生、安作璋先生、孟祥才先生等许多史学老前辈的大力支持。朱绍侯先生与孟祥才先生亲笔批改了此书,提出非常珍贵的意见,并欣然为此书作序。安作璋先生与瑞红就书中的观点进行了多次交流,并告诉要注意细节描写,对人物心理进行丰富细腻的刻画,受益匪浅。

    这些老前辈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却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在一些观点上,我们也有分歧,但这不仅不影响我们的交流,反而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朱绍侯先生与安作璋先生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却把瑞红称为他们的“忘年交”。这既是对瑞红的信任,又是对瑞红的鼓励,更是对瑞红的鞭策。

    许多专家学者和同仁也为此书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他们是史士景先生、翟居中先生、刘洪川先生、郑守洋先生、吴敢先生、刘洋先生、刘恒心先生、张传华先生、刘降渝先生、刘忠新先生和刘学军先生等等。

    吴怀中先生是瑞红的高中历史老师,在此书创造过程中,给瑞红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还有许许多多的朋友给瑞红巨大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此外,书中引用了许多学者和网友的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作为人子,我也许不是一个特别孝敬的儿子;作为人夫,我也许不是一个特别称职的丈夫;作为人父,我也许不是一个特别合格的父亲。但是,作为人子,要想到天下所有的父母;作为人夫,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安乐窝;作为人父,更要想到那些至今仍上不起学,仍无钱治病的孩子。故而,瑞红不揣浅陋,愿充当民族复兴马前卒,跟随各位同仁去践行民族复兴之大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十亿人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去思考和关心我们民族的未来与前途,都抱有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袖群伦继往开来的重任。那么,我们伟大的民族定会实现伟大的复兴!

    最后,用《重回汉唐》这首歌作为本书的结尾,与各位同仁共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本书精华已连载完毕,谢谢
网站地图